学生足球赛,踢出快乐和精彩
核心阅读
“发现人人不同,成就康美博雅。 ”康博小学通过项目化管理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名师团队,精心呵护每名学生生命体的成长,让老师发现学生特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同。学校还开设“康课程”“博课程”等,引领学生进入富有意义的知识空间,增长孩子社会实践的阅历,为孩子成长创造更多可能
走近山东师范大学德州康博实验小学,会被这样的风景吸引:红白相间的教学楼干净整洁,校园内的绿化植物明艳生动,教室里传出的读书声清澈响亮;心底会有这样的情愫萌发: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纯粹而真挚的教育之心,秉持单纯的追求教育之美的情怀,凭借朴素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精耕细作中追逐着梦想、收获着希望,他们的身上,散发着激情、乐观、从容的独特魅力。
作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的合作项目,康博小学自2017年成立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成为全区教育百花园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
厚积薄发项目化管理打造名师团队
学校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学校因教师而优秀,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专业程度决定学校发展的速度和高度。 ”4月2日,康博小学校长刘雪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2017年,新成立的康博小学,学校是新的,师资队伍也是新的,58人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轻意味着朝气和激情,意味着可塑性强,但也存在经验不足、业务不熟等问题。怎么把年轻老师们的活力变为钻研业务、追求进步的凝聚力?成为学校首要研究的课题。
做好制度体系建设的“硬功夫”。学校完善了《课时量规定》《康小教师十大禁令》《康小教师规范从教行为的规定》等制度,夯实发展基础。
“学校管理,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要有一批富有激情和干劲的管理干部,再就是有一批专业能力强、乐于奉献的骨干教师。其中,骨干教师的带动,对学校管理来说至关重要。”刘雪峰说。
1980年出生的范伟燕,是康博小学的一位骨干教师,先后在德州市和济南市的学校任教。从教17年,范伟燕一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从2005年开始进行整本书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单元整体教学》一书。正是看中了范伟燕在整本书阅读教研中的成绩,去年10月,康博小学正式启动了“范伟燕整本书阅读”项目,在范伟燕的带动下,5位教师加入到项目组,探索建立学校的全科阅读课程体系。
“‘专业、尊重、协作、卓越’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指引。”刘雪峰说,项目化管理鼓励专业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带团队,打破了中层干部管理的单一管理格局,每个教师都是自愿加入,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驱力,项目组“老带新”的模式又可以提升小团队的凝聚力。目前,康博小学已经成立了“范伟燕整本书阅读”“商华情景式写作”“小组合作课堂模式改革”等3个项目组,共有30多位教师加入。
1991年出生的陈晨是一年级三班、四班的数学老师,2017年进入康博小学任教。她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创造的多种教师培训学习机会,正让她从刚入职时的“菜鸟”成长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合格教师。
据统计,2018年,康博小学全校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各类培训活动达300余人次,学校每周一次的校务会,都是以训代会,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进行培训。借助山东师大基础集团培训力量,先后有近百人次参加了集团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暑期培训、教科研大会、新入职教师培训等,3位教师赴集团加拿大海外教育中心、澳大利亚海外教育中心参加国际教育培训。 2018年,学校有2位教师斩获省级赛课一等奖,10余位教师获区级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精耕细作特色教学培养“康博”学生
“学生的成长是生命体的成长,而不是单纯的认知体的成长。”刘雪峰说,小学阶段是为人的一生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幸福工作与生活打基础的阶段。而现在,社会上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揠苗助长”,过度“施肥”,令人担忧。“教育犹如人生长跑,小学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开发孩子的潜能,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为每个学生夯实全面、和谐、利于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刘雪峰说。
“发现人人不同,成就康美博雅。 ”是康博小学的学生观,就是让老师发现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同。
结合学校实际和小学生成长特点,学校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原则,积极研发“一年级一特色”校本课程与社团课程,打造学校的“康课程”体系。目前已开设足球课、围棋课、形体课、武术课、戏剧表演课、游泳课等特色课程,成立篮球、健美操、爵士舞等社团。春游、足球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元旦联欢、雏鹰小队等正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引导孩子进入更广阔的、富有意义的知识空间,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在去年的德州市围棋比赛中,康博小学获团体二等奖。戏剧表演课程编排的《后羿射日》,在德州市课本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博课程”是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又一课程体系。学校创新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测评,打破常规的考试等测评方式,通过“拼音闯关比赛”“口算闯关比赛”等方式,将成绩评价活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开展了“师道阅读”和“亲子阅读”等活动,已有48位老师加入到“书香教师”微信群,每位老师每周进行不少于三次读书打卡,在日常积累中提升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多数班级开展陪伴式亲子阅读,通过班级微信群等方式,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博课程’体系既要让孩子学习广博的书本知识,还要让孩子增长社会实践的阅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拓宽他们的视野。”刘雪峰说,在增长孩子阅历方面,学校通过组建班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等方式,探索家校共育模式,鼓励家长以多种方式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去年,康博小学3位学生参加了山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组织的海外修学访问活动,拓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润物无声无私师爱塑造美丽心灵
“刚入职的时候心里特别忐忑,不知道该怎么当一名好老师,担心自己一丁点不当的言行都会影响孩子们。 ”1992年出生的谢建伟是2017年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和康博小学的许多老师一样,她心中的忐忑,既是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更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敬畏,正是这种敬畏,让她们发自内心地对每一个学生给予最大的尊重,付出了最无私的爱,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情滋养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2018年11月的一天,谢建伟收到了校长刘雪峰的一封表扬信。原来,前一天,刘雪峰在校园里擦地时,二年级四班学生李开心碰到后,主动要求帮忙。刘雪峰被他热心助人的可贵品质打动,特意写信对孩子进行表扬。《曾国藩家训》有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意思是表扬一个人的优点可选在公共场合,而他的缺点过失应在私下里去纠正规劝。在康博小学,每个老师都把这句话记在心间,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而发现了孩子的不良举止或缺点,则会把孩子叫到一旁进行教育引导,充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培养就是‘培植精神,养育人格’,塑造一颗善良、仁爱、坚强、开朗的灵魂并非一日之功,教师必须用心付出,静待花开。”刘雪峰说,康博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开展爱国、爱家、爱自己的“三爱德育”,在清明节、重阳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演讲比赛、合唱比赛、手抄报制作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对长辈、对自己的爱,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
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让学生勇敢自信,不断进步;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难题向老师请教,快乐与老师分享。一年级的学生看到老师感冒,会给老师送去手工折纸作品问候;二年级学生看到值勤老师淋雨,会主动送上雨伞;高年级学生看到低年级的弟弟妹妹有困难会上前扶上一把……如今,康博小学的德育花开正芳菲。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孙贤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