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父亲的“劳动节”
□莫小谈
  父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整日里叮叮当当、吱吱呀呀的,五十年如一日未曾停歇,每天过着他的“劳动节”。
  小时候,大街小巷里几乎找不到家具店,谁家若要添置桌椅床柜,往往是伐几根木,三五个人往我家一扛,说:“师傅,您受受累。 ”待问明雇主的意图后,父亲便钻进工棚里取工具,开工。
  工棚是父亲自己修建的,里面放满了家伙什儿,锯、钳、锉、尺、锤、凿、钻,大小不一,应有尽有。
  父亲忠厚,乡亲们的每一次请托,他都精心对待,不容丝毫差错,所以一年到头不得闲。完工后,每每听到雇主啧啧的称赞声,父亲总会笑得异常开心。
  我们这里有新年娶亲、装房子的习俗,少不了要置办一些新家具。因此每逢年关,是父亲最忙碌的时节,甚至腊月二十八九,还有人往家送木料。这时父亲便会不高兴:“不接了,不接了,都没时间陪老婆孩子过年了。 ”来人好像摸透了父亲的品性:“这大过年的,总得打个像样的桌椅吧,不然客人都没地儿坐了。 ”父亲一听这话,也就不便推脱,只好点灯熬油地赶工期。
  儿时的我,最喜欢看父亲用墨斗打线。父亲刨木前,总会在木头上寻一个合适的位置钉上钉,将墨线的一头系在上面,再拉着墨斗转回木板那端,随后微弯身躯乜斜着眼,一手持斗一手拉起墨线,轻轻一弹,一道清晰笔直的黑线就打在了木板上。然后,父亲便用双手握紧刨子,使劲地刨刮木板,直到平滑得满意,才进入下一道工序。
  记得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父亲:“你做家具时,为什么每次都要打墨线? ”父亲笑着回答:“打线是木匠的基本功,差了毫分,家具会塌陷、短尺寸,雇主会骂娘。 ”父亲的这一句话,给了我极深的印象。
  是的,父亲说不出高深的话语,但他知道,他手中墨斗打出来的线,是一条道德的边界线,是一条做人的基准线。在父亲的心目中,墨线就是标尺,“啪嗒”一弹间,不仅规划了一件物件的骨架,也勾勒出一个人的风骨。
  在那些岁月里,父亲用手中的刨子刨出了五彩斑斓的花,支撑起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但如今,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古铜色的脸庞上早已布满岁月的沧桑,但他依然没有停歇,还是时常拿起凿子、刨子,义务修补左邻右舍家的旧物件。“人不能一天不劳动。 ”这是父亲常说的话,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就像父亲那颗热爱劳动的心,始终不停不歇。前日,父亲终于答应了我,今年劳动节,他什么活也不干,安心休息。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父亲的“劳动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今周末】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