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警14年参与破案千余起,区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案件侦办专业队队长闫振刚——
扫黑除恶 冲锋在前不言苦
作者:于斌
  □本报记者于斌
  2月16日,大年初一,在这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区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案件侦办专业队队长闫振刚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开始调度一天的工作。与他一起的,还有近20名民警。“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过年期间,全省统一开展冬季严打整治铁拳专项行动第二次集中行动和扫黑除恶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个平安年。 ”闫振刚说。不光是今年,每年春节闫振刚几乎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他常对队员们说,不能有怨言,咱干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
  1981年出生的闫振刚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稳重和老成,2004年在山东警察学院毕业并进入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工作,2005年调至经开区分局刑警队,2011年5月任晶华北路派出所副指导员,2015年6月重新回到刑警队任副大队长,2016年12月到宋官屯案件侦办专业队任队长,2018年1月来到新城派出所。从警14年来,他参与破获案件千余起,并多次立功,成为年轻民警们的榜样。
基层磨砺崭露头角
回忆从前,闫振刚从没想过自己会与警察这个职业结缘。 2001年高考结束后,进入了山东警察学院刑侦系,“那时家里条件一般,就想学一个毕业就能上班的专业。 ”闫振刚说。
  渐渐地,闫振刚从不了解刑侦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除上课外,闲暇时间喜欢研究一些特殊案例。 2004年,闫振刚如愿考入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巡警大队,成为一名基层民警。2005年调入经开区分局刑警队,工作中他勤奋好学,又有专业知识,并有多次立功表现,2015年,分局任命他为刑警队副大队长。“每破获一起案件都特别有成就感,让我更加喜欢上我的职业,尽管很累,为追捕嫌疑人每天有时只能睡3到4个小时,但我觉得特别充实。 ”闫振刚说。
  2016年,开发区公安分局创新实施“所队合一”警务机制改革,于当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宋官屯派出所案件侦办专业队和新城派出所案件侦办专业队,闫振刚走马上任宋官屯派出所案件侦办专业队队长一职,截至目前,共破获案件近300起,得到辖区群众的称赞。
重案面前稳如泰山
  在新城派出所案件侦办专业队队员高毅眼中,闫振刚不仅是他们的好领导、好大哥,其面对大案稳如泰山的作风和思路清晰善于分析的能力,更是令人折服。
  2017年3月的一天,当时还在宋官屯案件侦办专业队任队长的闫振刚接到报案:高铁东站一夜之间丢失3辆汽车。“自专业队成立以来,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重大盗窃案件,分局领导下了死命令,一定要破案,当时我们压力很大。 ”闫振刚说。那时专业队成立时间不长,许多工作都是在摸索当中,这起案件影响很大,必须限时破案。
  这起案件有3个难点,一是盗窃时间不明确,被盗车主都是出差回来,从被盗到发现间隔时间较长;二是停车场监控设施简陋,死角较多,画面不清晰,不容易辨认嫌疑人;三是报案时间滞后,被盗车辆追踪困难。
  通过近10天大量抽丝剥茧的摸排工作,民警最终通过监控还原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方式:由2个人接近车辆,其中一人撬锁、一人放风,得手后离开案发现场。再通过调查走访,找到了搭载其中一名嫌疑人来到高铁东站的出租车,确定了嫌疑人身份,随后专案民警在河南河北两省和聊城市实施抓捕,最终4名嫌疑人落网,追回失窃车辆2辆。“说实在的,当时我们心里都打鼓,但闫队长给我们打气说不要慌乱,并和我们一起参与,认真分析利用已知线索最终破案。只要他在,我们的心里有了底。 ”高毅说。
孩子眼中的“不靠谱爸爸”
  前一段时间,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写的一篇作文——《不靠谱的爸爸》,得到了老师的称赞。看到这篇作文后,闫振刚有些心酸。
  作文中写了两件小事,一件是三八妇女节,闫振刚承诺带着爱人和儿子出去吃饭,结果刚一坐下电话就响起,有个案子需要尽快办理,闫振刚带着歉意离开了饭店,去到单位工作,这一忙就是几天;第二件是承诺下班接孩子放学,结果回家的路上光顾着考虑案情,回到家才想起要接孩子。虽然是这么“不靠谱”,但孩子还是写了“要以爸爸为榜样”。
  “警察的职业性质决定着有时要舍小家、为大家,这么多年过来了,家人也能理解。”闫振刚说。闫振刚爱人是教师,平时孩子的起居和学习都由她承担,说到这里,闫振刚满满的感激和歉意。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扫黑除恶 冲锋在前不言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