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文明之风拂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之和谐建设篇
  本报讯 (通讯员 石红红)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处处欢歌笑语的广场,一处处热情服务的窗口单位,一幢幢新风荡漾的楼院,一个个和睦温馨的居民小区……漫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街小巷,文明、和谐像春风吹拂在人们的心头,荡漾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这里的人们正用双手营造着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现代文明。
  近年来,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确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之后,对照全市《责任分工》和《实施意见》,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创城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任桂香、孙洪新两位平凡而又普通的保洁员拾金不昧的先进事迹已经响彻州城。从宣传教育到身体力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理念贯彻到千家万户,孝老爱亲、拾金不昧、勤俭节约等一系列优良传统随处可见,人人都心存感恩,传递着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中,开发区着力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开辟创城专栏,组织开展多种新闻报道活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截至目前,在电视、报纸开设专题专栏,刊登各单位创城典型经验做法,刊发新闻稿件近300篇;发放文明市民倡议书近40000份,在东方红路—中傲大道、高铁出站口等8个主要路口设置大型广告塔,张贴创城公益广告;在建筑围挡、道路等公共设施、场所悬挂各类标语80多幅,在社区设置了创城宣传栏,放置温馨提示牌200余块,全区创城氛围浓厚。
  现在,文明在开发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力量。
构建和谐优美人居环境
  步入开发区人人都会感叹:城区变绿了,变亮了,变高了,变美了。繁华热闹的大街小巷,流光溢彩的休闲广场,一股股现代化文明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中心城区,晶华大道、康博大道两旁树木蓊郁,花团锦簇,绿荫如带,绿色环环相扣,幢幢现代建筑整齐矗立于各主要大道左右。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中心城区在实施立体绿化的“绿肺”工程中,坚持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道路建设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并在工程建设中注重植物品种造型和色彩搭配,建设一街一景致、一路一特色,成功打造了长河大道、康博大道、东一路、东风北街等绿化样板。打造提升三处绿地公园,城区绿化覆盖率4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05平方米。目前,管委会广场绿地已种植小龙柏4万余株,绿化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投资3000万元,打造了德州首条独具特色的自行车专用通道,改造里程约15.5公里,铺装沥青油面62万平方米,其中喷涂彩色油面42万平方米,铺装路沿石31公里,目前已竣工投用。另外,加大了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监管力度,对全部环卫设施进行检修、刷漆,更换损坏挂箱24个,果皮箱72个,对13座公厕内部设施进行检修和更换,给市民营造了一个干净祥和的碧水蓝天。
  如今,走在城区大街小巷,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夜市摊点扰民、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越来越少。中心城区建立了城市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区内所有平房村庄进行了村容村貌大整治,进一步完善了“户收集、村清扫、镇(街)运输、区压缩、市处理”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垃圾箱、保洁员全部配备到位,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无缝隙全覆盖。不但大街小巷干净了,而且乡村面貌也换新颜了。董子巷流光溢彩,减河湿地令人流连忘返,城区道路统一设立标志线、指示灯,“仪容”整洁的公交车,道路花坛的小栅栏等成了开发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共建和谐文明新城区
  在创建全省文明城市的全盘工作中,把社区创建工作作为基础工程,努力构建了一个个和睦温馨的居民小区。精心组织推荐评选道德模范。去年以来,通过层层发动,推荐评选,共深入发掘徐清珍、李明岐等道德人物15名,其中4人被评为德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11人获得了提名奖。积极上报“德州好人—每周之星”,共有4名同志被评为“德州好人—每周之星”。二是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爱我中华”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开展“传承文明、共筑梦想”经典诵读活动,经过认真评审,精心挑选,共上报了11个节目,有1个节目被确定为市级展演节目。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五加一”(“一堂”即道德讲堂、“一队”志愿服务队、“一牌”即公益宣传牌、“一桌”即文明餐桌、“一传播”即文明志愿传播,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的要求,规范和加强了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管理。目前,我区所有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全部达到了“五加一”的要求。截止目前,我区共有省市级文明单位20个;省市级文明村镇44个;省市级文明社区8个。积极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制作了40000余册图文并茂的《乡村文明行动》小册子,免费发放到全区每家每户。积极推进 “道德讲堂”建设,在汽摩学院举办了首场全区道德讲堂观摩活动,在34个社区建立了“善行义举榜”,将村(社区)评选出的一大批诚信模范、“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登上善行义举榜。
  打造诚信市场环境。开发区着力打造诚信体系,大力推行“百城万店无假货”、强化“文明商业大街”食品经营单位,利用“移动市场监管”系统,现场办公,责令整改。印制了“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倡议书1000份,在董子文化街发放,截至目前已签订168户,督促经营者严格自律守法经营,诚信经商,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打造“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区,正凭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东风,向前跨越。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明之风拂新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新闻 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