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闲话冬至
  □ 徐学平
  冬至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四大节。冬至原本是指“冬天到了极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因而民间有“冷在三九”之说。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先人们就用土圭测定出冬至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制订最早的一个。但将冬至作为一个节日,却是汉代的事,当时人们认为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回升,是个吉日,所以《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我国古代对冬至节很重视,魏晋时,皇帝在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并有献袜履之仪,表示迎福绵长。南北朝时,其礼更重,且有拜父母之礼。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成了祭天祭祀祖的日子,冬至已与过年并重了。明清时仍继承这一风俗,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由于冬至节的礼仪类似过年,所以又称“亚岁”,《清嘉录》中甚至有了“冬至大如年”之说。
  冬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还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但因地域不同,所以风俗各异。吃馄饨是较为普遍的食俗,甚至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每到冬天他们就受到北方匈奴浑氏和屯氏部族的侵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做成带馅的面食,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以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意味着团圆和吉祥。另外,中医认为寒冬宜进补,所以北方还有不少地方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吃“捏冻耳朵”则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呢!正如杜甫诗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
  听说在远在台湾的同胞们每到冬至都要用九层糕祭祖,他们用糯米粉捏成各种象征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祭祖之后,宗亲们大摆宴席,吃九层糕,称作“食祖”,以此来联络宗亲们的宗族感情,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闲话冬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