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档案:韩海波 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1月入职东海集团,担任报建部经理,2013年5月任集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报批手续,2014年被评为集团优秀党员。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摄影报道
作为一个拥有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韩海波将个人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他所经历的时代。韩海波说,他出生的年代与现在不太一样,年轻人工作从不被问及规划,也不攀比待遇,一切都是服从安排却也人人力争上游,要求先进,那是一个有信仰的年代,也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年代。而作为党员,从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便将共产主义这一信仰刻进了骨子里,融进了思想里。
坚持原则是工作就要卯足劲儿干 他身材高大,走路生风,见人露笑,慈眉善目,就像家中待人宽厚的父辈一样,有一种历经岁月磨砺后更具张力的豁达。韩海波生于1964年,经历了建国之初的计划经济,又成功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站上行业的领军位置。自1981年初涉基建工作至今,36年的从业经历,让工作就像一日三餐一样平常,别人眼中的重压也不足以令韩海波蹙眉。“既然是工作,就是分内的事,不好干便卯足劲儿干,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可以称为‘负担’的。”韩海波不善言谈,他说的每一句话,朴实如粗布麻衣,却字字透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执着和信仰。
一个新项目,从拿地到出售共六项基础性证件,这是韩海波工作职责中的硬指标,也是他日复一日里反复奔波的成果体现。53岁的年纪,韩海波始终坚持每天至少提前一刻钟到达办公室,与下属简要交代当日工作内容,8点钟便准时出门前往各审批部门,“在对方上班时间之前到达”是他给自己的第一个原则。“这样一来,一是以表尊重,二是给自己争取更多主动时间。”韩海波透露,从业这么久,他有一个与人打交道的秘诀,那就是“能见面的绝不打电话”。他说,大多数人觉得打电话沟通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其实不然,人和人的信任永远依仗面对面的交流,电话不能达到最有效的沟通,对双方也不够尊重。
和所有东海人一样,韩海波怀着一份荣誉感,这种荣誉感无关名利,而是步调一致的认同。“一个合格的企业必须敢于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也只有这样,才有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在韩海波心中,东海便是这样一个企业,但东海的担当不只体现在逐年递增的公益援助上,也体现在始终如一甚至愈加精纯的工程和服务细节里。加入东海的7年时间,韩海波经手了天玉铭城、香港城、福满园及壹号院等众多高口碑项目。
信念在心
处处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韩海波说,他出生的年代与现在不太一样,年轻人工作从不被问及规划,也不攀比待遇,一切都是服从安排却也人人力争上游,要求先进,那是一个有信仰的年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的年代。“那时候的年轻人手上分了工作就一门心思地干,工资高不高、活好不好干,这些都不管,不怕苦也不怕难,‘一根筋’地认为这就是应该的。”韩海波说,每逢年底评个“先进”,那是所有年轻人的目标,而入党则是所有人的理想。那时入党要求十分严格,不仅组织上对个人考察严格,入党者也确确实实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凡事要求进步,处处身先士卒,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有信仰的人身上总有一股坚韧的力量,让人有目标,更自律,令人敬畏。韩海波当年就是为了这份荣誉没日没夜地工作,无时无刻地冲在工作需要的最前线,终于在27岁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26年来,他不断学习党的先进思想,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充分发扬勤奋肯干的务实精神,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韩海波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坚持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责任精神,增强服务改革发展意识,为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