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31025期 >> 第A2版:要闻
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汇聚发展要素——
追“高”逐“新”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


山东永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加工材料


山东利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操作线切割机


俯瞰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文/图本报记者孟志远本报通讯员韩军
  8月11日,山东省级高新区迎来扩容,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齐河等7个省级高新区,实行现行的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2013年组建的齐河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由此更名为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产业。齐河县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靠其地理位置优势,抓住了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以及市支持高新区的16条政策等多重战略机遇,在培强主导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的新进展。
建设特色园区 主力军求新求变
  “目前,公司重点研究通用型CAR-T的技术开发,以及CAR-T快速化短期制备关键技术及细胞规模化生产工艺,增强了免疫细胞治疗的应用潜力。”10月18日,山东卡森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刘嫣然介绍。该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干细胞治疗技术、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和生物样本储存等方向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申报专利25项,今年刚刚获批省级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卡森细胞是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众多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企业中的一员。近年来,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焦新技术、抓住新机遇,通过引进山东泰洋现代化中医药饮片项目、山东海维智慧医疗区域系统总部等一批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形成了以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前沿生物药业抗艾滋病新药为两核,光普医疗、博科生物、唐派医疗等40余家企业为多极发展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涉及高端医疗器械、一类新药、基因检测、细胞工程等多个领域,全力加快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产业的聚集发展。
  “我们不仅培强主导产业,还通过培育若干新兴产业,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特色鲜明的产业科技示范新节点。”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斌表示。
  高新区积极构建“1+2+X”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为主导,以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若干新兴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区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企业已集聚40余家高成长型生产企业。除生命科学产业领域外,新打造的新材料产业领域目前已汇聚华特天维和山东中恒景新等15家碳纤维新材料企业,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检测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山东利恩斯等企业发展初具规模,欧倍尔创新软件开发项目已签约立项,即将开工建设。
深挖潜力企业 生力军厚积薄发
  前不久,利恩斯高精度传感器产研销扩产项目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像我手上的这款传感器,它主要应用环境是核工业的一回路二回路的应用过程中,这种环境它的特性是耐高温以及耐压,在高温500摄氏度的环境中还要耐17兆帕的压力,相当于水下1700米的水压。”山东利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超介绍,企业研发的高端力学传感器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性能、缩小了精度偏差,而且降低采购成本,成功打破我国高端传感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节约一半的价格成本。
  随着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传感器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竞争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孵化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山东利恩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在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等领域的研发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齐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战略交汇的区位优势,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门引进了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项目,借助中关村平台优势,引进、培养和孵化生物医学与医疗器械、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园区。
  目前,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累计孵化毕业和在孵50余家企业,入驻企业累计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今年中关村e谷(齐河)孵化器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除了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外,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加强与山东大学校地合作联系,成立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山东省热塑性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基地。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形成研发、中试、生产、检测全产业链条发展体系,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高地。
  自2014年入驻园区至今,山东省热塑性碳纤维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展齐河碳纤维产业的建设推广、企业孵化,同时研究行业发展动态,开展前瞻性研究,布局科研成果申报,本地已申请专利136件、已授权专利88件(其中发明36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建设市级科技平台5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稳固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基础的同时,提升了齐河碳纤维在国内的影响力。一花独放不是春,基地积极孵化和引进合作山东宽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永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恒景新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家实体生产运营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生产车间、检测中心约10万平方米,打造山东碳纤维创新产业基地,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建立了碳纤维制件生产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服务平台,立足齐河服务国内外各碳纤维产业技术需求单位。
创优营商环境 创新服务活力足
  “要想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就得开展产业链招商,强化人才支撑。”董斌表示,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是在优化投资环境、延伸产业链条上狠下功夫,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为企业从落户到运营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发展免除后顾之忧。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打造“链主”带动、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带头“走出去”对接企业,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展招商推介。三是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支持自主培养高端人才,鼓励企业通过我县申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和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为园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近日,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相关部门为入驻的企业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解读宣讲会,邀请专业老师为各个企业负责人针对相关政策进行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并辅导他们进行提前规划布局。“我们企业需要什么,就参加什么内容的培训。”董超高兴地说。
  转变作风,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服务,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践行“人人都是招商员、人人都是服务员、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是联络员”的企业联络员制度,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升高新区服务效能。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也是服务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重点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先保障项目用人、用工等需求。加快推动百多安医用导管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山东海维智慧医疗区域总部、威阳医疗二期等重点项目按时序开展建设。同时还拓展项目融资途径,搭建银企对接通道,组织举办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根据项目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形成银企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
  通过创优营商环境,人才聚集效果正在显现。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0余处;引育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近20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达30余人,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我们将在更高起点上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创业发展、最具魅力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力争使之成为南融北跨的先导区、加速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加快改革创新的试验区、推动科技提升的服务区。”董斌说。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追“高”逐“新”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