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231018期 >> 第A4版:文化
父亲的百宝箱
□李拴伍

  “伍,把你爸那只老箱子打开,肯定有修架子车的零件。”前些天回家,母亲要种菜,需转移一些农家肥,可架子车轮胎没气了,经我检查是气门芯坏了,在母亲的提醒下,我打开了那只老旧的百宝箱,果然找到了气门芯。一只陈年老旧的木箱里,装着父亲曾经修补用的工具和零件,有的已锈迹斑斑,但每一个工具都曾浸润着父亲的汗渍,每一个零件都被父亲视为宝贝。
  农家活很杂,得十八般农具都会用,在长期劳动中,父亲就琢磨修理。于是,便有了钳子、扳手、螺丝刀、锯、斧子、锤等,父亲常常是“捡到篮子都是菜”,别人丢弃的螺丝、螺帽、钉子等都会被父亲收藏,百宝箱里的零件进进出出,一个个都被父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父亲修补的东西多,耕地用的犁、耙,拉运的架子车、手推车,收割用的镰刀,裁剪用的剪刀等。小到理发推剪,大到门窗、桌椅、板凳等,好像没有能难倒父亲的。那些看似无法再用的农具家具,经过父亲的修补又焕发了“青春”。
  父亲也曾多次遗憾地说:“就是没有学会木工和瓦工。”我取笑父亲:“你学会木工和瓦工,就成了技术员,全能人,地里就留不住你了。”父亲憨憨地笑了。
  父亲爱护农具像爱护孩子们一样,农家人对农具讲究的是实用耐用,农具跟着父亲就像跟对了主人一样,我耳濡目染,各样农具也都使用得贼溜。那年,我去县城上学,学校组织同学们铲除操场上的杂草,我使用铁锨的动作和技巧被校长一眼就看中而受到表扬,同学们争着看我怎么用,我不但用双手,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膝盖作为支点,发挥了各个肢体的配合作用,轻松使用,不会操作的三两下就气喘吁吁,两手乏力。
  百宝箱里的物件,见证了父亲一生的勤劳。父亲78岁那年还在劳动,夏收秋种没有停止过。那年,门前道路硬化,父亲给村支书说要拉水保养路,村支书打趣地说:“老李,你儿子儿媳都挣钱着,你还缺那点儿钱。”父亲笑着说:“我不要钱,路在我家门前,离家近,我取水方便,养路的活完全可以。”养护完路,村支书给父亲200元,父亲没有接,说是算他多出点份子钱。
  父亲的修补把艰难生活也打磨得有了情趣,这不仅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是对孩子们的教育感染。修补成了父亲的生活方式,也让节俭的意识早早地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父亲的百宝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