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城建 破茧蝶变
作者:宋超陈璐
  记者 宋超 陈璐
  70年,沧桑巨变,齐河城市面貌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外地人总搞不懂的“齐河”和“晏城”的迷惑是怎么回事呢?近年来齐河的城市布局、内在功能、外在形象如何破茧蝶变?带着这几个问题,记者进行采访,为您讲述齐河的城市变迁。
  齐河老县城位于黄河北岸的南坦险工段,因地势险峻,县城以北属黄河泄洪区,地势低洼,沼泽、泥潭颇多,城区难以拓展,又远离京沪铁路,交通不便。 1973年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9896人,这一年国务院批准齐河县城迁往向北11公里的晏城,从此,老县城被称为“老齐河”,因新县城搬入晏城的缘故,齐河多了一个名字“晏城”。
  1976年,新县城初具规模,城区以棋盘式设计,纵向称路,横向称街,各9条,面积 3.5平方公里。1995年县城改貌,进行县府大街(今齐晏大街)拓宽、晏三路(今迎宾路)南延、商业街(今齐贸大街)西延和安居工程等建设,城区路面铺筑沥青或砼,路面硬化率100%;改建透景式院墙,植建花圃、绿化带、街心公园等,城区面积8.08平方公里。 2008年水利部、国务院相继下发文件,明确取消黄河北展区防洪防凌功能,我县抓住机遇,在黄河北展区发展旅游业,全县城市框架规划布局开始向城南延伸。这一年我县城区面积27平方公里。除向城南延伸外,城市布局还向东向西都有延伸,进一步扩大。 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城南新区道路,规划齐心大街、齐文大街、阳光南路、新华南路、友谊南路等16条。为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老城区在加快推动打通“断头路”、“丁字路”上下功夫。截至目前,城区道路达到60余条。我县在做好城区布局进一步扩展的同时,还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加强绿化建管,截至 2018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49.5平方公里,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296.65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人均拥有公园绿地10.49平方米。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达 1741.6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 40.14% ,绿地率达35.18%。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以创建中等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管、高效益运营,斥巨资打造城建项目,涉及道路桥梁、城市配套、广场游园、绿化亮化、棚户区改造等,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由小县城向中等城市转变,让市民尽享高品质生活。
  修补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设施。今年,对城区既有道路升级改造,续建齐心大街、齐晏大街、迎宾路等道路,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城区新增供热面积 50余万平方米;为夯实城市内涵式发展基础,推进城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启动主城区雨污分流三年改造计划;启动实施城乡垃圾压缩站、餐厨垃圾处理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实施全县河道综合整治行动,逐步完成县域22条骨干河道景观建设;新建续建贸易大厦西、一小、粮食等片区棚户区改造,让群众住上更好房子,县城更有城市样子;县医院新院区、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改善群众就医、入学、生活环境;不断加快万达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县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从而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修复城市生态,让群众出门见绿、转角遇美。建设道路绿化、节点绿化、公园游园绿化、水系绿化等工程200余项。以大清河、南郊河、友谊河“三河六岸”滨水景观带为主线,贯通安德湖、友谊河、倪伦河绕城水系,建设碧水绕城生态长廊;实施城市“增花添彩”行动,精心打造新建道路及重要节点绿化工程,建设“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道路绿景;还将游园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利用道路两侧的街角零星空地按照“口袋公园”标准已建设了26处小公园,为群众打造更加美丽舒适的城市环境。百步一小景、千步一公园,让我县群众充分享受“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美好风景。
  提升城市品质,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建设有“温度”的城区。加大对违法建设、交通拥堵等整治力度,完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体制,实现精细化管理城市;瞄准城区道路拥堵难题,开展“礼让斑马线”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和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整治城区车辆乱停放、行人乱穿行等违规违法行为;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等乱贴乱画、乱让乱倒等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渣土运输、广告牌、门店环境管理等加大整治……城市管理对标问题,逐项整治,城市“颜值”不断提升。
  秋日的齐河,满目葱茏,穿行于大街小巷,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块块绿地生机盎然,一个个美化亮化工程清新靓丽,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齐河城建 破茧蝶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齐河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