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酷爱读书的典范
  □ 赵西保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读书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为此,国家在央视频道设立了《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以推动全民读书活动。
  在读书方面,毛泽东、鲁迅等堪称为典范。毛泽东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把读书当作相伴始终的大事,一有时间,哪怕是一分一秒他都要用在读书上。他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无论战事多紧,都要在安排好作战计划之后,挤出时间读书。他为了战争的胜利,读了大量的战争、军事、哲学方面的书籍,正是书里的智慧武装了他,使他能够运筹帷幄,用兵如神,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他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总要带上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颠簸,他全然不顾,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晚年的毛泽东,身体已很衰弱,生活也不能完全自理,但他读起书来 ,仍然可以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他躺在病床上,医生给他量着血压,他仍手不释卷。后来实在不能亲自读了,就让工作人员读给他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生读的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可谓读书人的榜样。
  鲁迅为读书嚼辣椒驱寒的故事,许多人都熟悉。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因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街上卖了。然后买了几本书和一串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冒汗。他就是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最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在我国历史上,酷爱读书的人还有许多许多。汉朝有个叫孙敬 的人,从小酷爱读书。他每天晚上读到深夜。为了避免害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当他打盹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把头皮拽得生疼,他便立刻清醒了,再继续读书。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人,读书很刻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瞌睡。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瞌睡的时候,用锥子往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列宁还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但凡一个有成就有建树的人,都是肯读书爱读书的人。读书能使人明志,给人智慧,给人力量,给人方向。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地方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从国际上看,德国91 %的人,一年至少读一本书,其中33%的人几乎每天都读书。读书是德国除足球之外的,几乎全民喜欢的事。德国正是由于读书才变得国富民强。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人均一年内读书仅仅0.7本,与韩国人均7本、日本人均40本、俄国人均50多本相比,我国人的阅读量少的可怜。有位知名人士曾说过,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是一个已经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加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周恩来早年曾提出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是否可以说,“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愿人人行动起来,摆脱生活琐事,向酷爱读书的典范学习,加入到读书的行列当中去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酷爱读书的典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齐河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