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夏日听蝉
  小暑过后,夏天也就渐渐的变得炎热了起来。随着几场雨天的光临,蝉的鸣叫也多了起来。昨日午后,站在自家的小院里,独自欣赏缀满枝头的无花果树,一只蝉悠闲的鸣叫着飞向了院外,仔细找寻还真的在树叶中看到了蝉蜕,这是我搬入小院十几年来,第一次在家里发现了蝉和蝉蜕。
  蝉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叫它“知了哨”也叫他“老哨”,它在蜕变之前我们管它叫“老哨猴”也有叫“知了猴”的,或许它是攀爬高手的缘故,这个叫蝉的昆虫与猴子结了缘,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由猴子进化而来,所以人们也就更加喜欢蝉和蝉蜕变以前的猴了。对于文化人,蝉是他们歌咏入画的重要载体,对于我等粗人,想到最多的是如何把知了猴烹制的更加可口。当然了,蝉也有叫人厌烦的地方,那就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鸣叫,特别是大热天的中午,屋内似蒸笼屋外更有太阳炙热的烘烤,躲在屋檐下想静心午休的人们,被这无休无止的蝉鸣,搅得坐立不安失去了睡意。
  现在正是一年蝉鸣的好季节,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记忆。蝉鸣之时正好暑假来临,那时节,上学也就只有语文和算数两科,好像老师也不会布置很多的作业。暑假里最清闲的人恐怕就是我等无知少年了,没有学业负担,没有老师管教,家长也似乎懒得对我们指手画脚。整个暑假,想想除了下湾下河、偷梨偷桃、偷瓜果,再有就是摸老哨猴、粘知了、戳蜂子窝了,身心自然放纵,有时也并不十分轻松。
  每当雨后的晚上,我们都会手提自制的煤油灯,行走在村前庄后的榆树和槐树跟前,瞪起双眼上下搜寻,寻找那些漏网的知了猴,偶有收获回家就将活着的猴们埋进盐罐子里,这些小生命是怎样在咸盐的作用下残忍的灭亡,不得而知。多年后,在澡堂子里洗盐浴,把盐搓遍全身的时候,想起小时候腌知了猴的往事,也曾暗暗发笑,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事到头来也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啊!
  粘知了、火烧知了也是在暑假里必修的功课。署天的中午,大人是午休了,可我们这些孩子,哪来的那么多午觉,趁着大中午,悄悄地跑到生产队的牛棚里,从牛尾巴上拽下几根长长牛尾,作为套老哨的工具,当然最好的是马尾巴,可是那个年代上哪里去找马啊?也就只好用牛尾将就了,套是套不了几只的,最好的还是粘。趁着家里和面的时候,投出一块粘手的面放在竹竿子尖儿上,高高的举着去粘知了,逮回的知了无一都成了腹中之物了。最叫人愉悦的还是用火来逮知了,等夜深人静了,纠集几个小伙伴,到生产队里抱出一捆干草,来到村头的树下,点起火,小伙伴们分别跑到树边使劲的摇晃大树,树上的知了见明火,就像飞蛾扑火一样,纷纷鸣叫着向火堆俯冲而下,烧焦了羽翅的蝉只好活活就擒,趁着火的余烬将失去翅膀的知了继续烤熟,我们分食着胜利的果实,带着满嘴的焦糊味和一身的炭火味,悄悄地潜回家里,这才算度过这忙碌的一天。
  都说蝉声并不好听,没有百灵的婉转啁啾,也没有布谷的形象生动,显得单调枯燥,而且杂乱无章,甚至可以说是噪音一类。但我喜欢听蝉的鸣叫,它是夏季最原始的宣泄,没有一丝半点的矫情。蝉餐风饮露,与世无争,不食人间烟火,不侵犯其他虫类,让人们生出无限的敬意。
  夏日听蝉,对中年人来说,是儿时的记忆,更是文化的传承,是生命的感悟,也是对故乡的呼唤。
□ 姜浩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夏日听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休闲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