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玉米频“惹”事 农民当谨防
  本报讯(通讯员 李诚)9月13日21时,马集派出所接到报警:村民王某晒在公路上的玉米被盗。民警立即赶往现场。
  “我这摆的好好的玉米,吃顿晚饭的功夫就成了这样。 ”王某向民警埋怨到。原来,王某晒在路上的玉米散乱了,不像玉米被盗。深更半夜,玉米咋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原来,王某怕过往的车辆碾压到玉米,便把自家车横在了马路中间。当晚,一辆轿车路过,看到此情形,十分生气,便把马路上整齐的玉米粒全部弄乱,气冲冲绕道而行。老王气愤不过,就报了假警,称玉米被盗了。
  无独有偶,当晚,在开发区碱场村也发生了一起“玉米案”。 9月13日21时,开发区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在玉米地偷玉米。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一辆红色三轮车和四麻袋玉米停在玉米地里,窃贼已无影无踪。
  据报警人徐老汉称,自己晚上在附近遛弯,发现附近的玉米地有三人在鬼鬼祟祟掰棒子,就大喊一声“谁偷玉米? ”吓得三人三轮车都没来得及推,一溜烟逃的无影无踪。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白搭上了一辆三轮车!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当前,玉米渐已成熟。不少农民群众放松了警惕,晒在室外的玉米无人看守,给盗贼可乘之机。此外,因公路晒粮引发了很多交通事故和民间纠纷,占路晒粮本就不对,不但阻碍他人通行,更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玉米频“惹”事 农民当谨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齐河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