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情系民生 心怀百姓
把惠民实事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访副县长王炜
作者:李烨
  本报记者 李烨
  去年以来,齐河清华园学校、祝阿镇实验小学、大黄乡实验小学等一批新校投入使用,中国第一历史碑廊、民俗博物馆、名人园等一批文化项目建成开放,成为我县狠抓教育惠民、文化惠民工作的一个集中缩影。近日,记者就老百姓关注的教育、文化、体育问题采访了副县长王炜。
  记者(以下简称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广大市民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县重点实施了解决“大班额”民生工程,请您介绍一下目前项目进展情况?
  王炜(以下简称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放开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我县同其他城市一样,也出现了适龄儿童多、校舍不足等问题,催生了“大班额”现象。为此,我县于2015年底制定了《齐河县解决“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逐一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表及路线图,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截至目前,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基本控制在每班55人左右,乡镇小学控制在45人左右,较之以往每班减少了10人左右,初见成效。
  一是增加城区学位容量。化解大班额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学位。两年来,我县共投入资金6.9亿元,新建学校14处,改扩建学校10处,总建筑面积35.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0065个,全面完成基础建设任务目标。这其中,我县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进了由江苏教育集团投资建设的齐河清华园学校,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设63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3000名,在缓解城区“大班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公平配置教师资源。创新性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按照教师“退补相当”原则,解决了总体超编但学科结构性缺员的问题。2016-2017年,我县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569人,持续充实薄弱学校师资力量,提升了全县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严格规范招生管理。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结合校点布局、生源情况,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各义务阶段学校的招生范围。对新入住城镇的家庭子女入学问题,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既保证适龄儿童的入学,又要严把入学关口,强化学籍管理,严防休学留级等滞缓学习进程而造成“大班额”现象发生。
  记:可以看到,我县解决“大班额”工作成绩斐然,可圈可点。那么,今年我县在改善农村教学条件上有什么打算?
  王:今年,我们将按照“一次性规划设计、分批建设”的思路,重点实施学区学校及幼儿园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其中,第一批新建(扩建)学校、幼儿园 35处,建筑面积 25.5万平方米。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工作领导。成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学校建设指挥部,抽调教育、住建、规划、国土、财政及各乡镇(街道)等单位集中办公,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并责任到人。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务实可行、适度超前”的原则,组织专家团队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并完成全县学校规划编制工作,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三是统筹建设标准。采用统一办理前期手续、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投标、统一聘请监理单位、统一资金调度、统一组织验收等“六统一”形式,统建统管,确保质量,快速推进。
  记:学校基础硬件解决后,教学质量就成了市民、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今年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全县教育教学总体水平呢?
  王:办学条件的改善给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去年,我县高考再创佳绩,齐河一中一本上线501人,比去年增长34.3%,全市综合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全市素质教育成果一等奖;入选山东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14所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示范幼儿园验收;齐河职专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今年,围绕教学质量提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懂教育、善管理的中小学校长,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进一步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创新招聘方式,采取下放招聘自主权、政府购买服务聘用幼儿教师等完善准入机制,提高教师招聘质量。强化教师培训,建立县、片、校三级培训网络,通过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名师培养、共同体学校联谊教研、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下转第二版)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把惠民实事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齐河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