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镇村环境好了 文明新风浓了
赵官镇高“颜值”成为乡村“新常态”
  本报讯(通讯员 孟庆春 张彤)时下,行走在赵官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院落幽雅整齐,一条条道路平坦整洁;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房屋前后,绿意盎然,镇村环境好了,文明新风也浓了,绘就了一幅幅新时期美丽乡村的新画卷。“自去年以来,我们全镇动员,全民参与,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在全镇掀起了乡村文明行动风暴,改善了农村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5月27日,该镇党委书记陈勇介绍说。
  美容工程扮靓新家园。 5月 23日,在济南经商返家的刘东村村民高光耀,看到以前村南的垃圾坑如今变成了文体小广场,高兴地说:“以前路两旁都是乱糟糟的柴堆草垛、鸡棚狗舍,现在村里房前屋后都干净了,村街巷道边的垃圾也不见了,乡村文明行动真管用。 ”该镇把清脏治乱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确立了“典型示范、分类施治、全面覆盖、整体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对全镇各村统一标准,统筹推进,全镇所有村庄实现了清脏治乱全覆盖,许多沉积多年的垃圾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共绿地和健身广场。
  该镇建立了大环卫概念,全镇环卫工作一盘棋,狠抓了队伍、报酬和装备“三个落实”,城管办人员由5名增加到9名,环卫人员由6名增加到166名。镇上成立环卫办公室,各服务管理中心成立环卫中队,各村设立环卫队,环卫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干。为激发环卫人员工作积极性,将他们工资全部纳入镇财政统筹,按月发放,并为他们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同时,配备了1辆清扫车、1辆洒水车、2辆垃圾运输车、2辆执法车,安装交通信号灯和摄像头30个,设置限高架及警示灯15套,垃圾箱由750个增加到1100个,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中转站,并正常运转,确保了全镇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灵活高效运转。
  四德工程引领新风尚。在锦川社区“善行义举四德榜”前,71岁的韩大娘指着儿媳的照片,高兴地唠叨着:“儿媳妇很孝顺,有什么好吃的从来不落下俺,不但包了全部家务活儿,连地也不让种了,俺就光看孙子,没事就到村里的文体广场锻炼,一家人过得可舒心了。 ”如今,在赵官镇每个村红彤彤的“四德”榜和赡养榜醒目大方,榜上的“四德模范”事迹吸引着众多村民前来观看,从他们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中,可以读出人们见贤思齐的心态。该镇55个村全部建设了高标准四德榜,各村组建起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签定了《孝老爱亲责任书》。同时,各村都建设了文体小广场,80%的村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伍,自唱自演身边人,身边事,每天早晚,跳广场舞、休闲娱乐的人们络绎不绝。
  工作机制实现新常态。该镇成立了乡村文明行动指挥部,制定了《赵官镇“乡村文明行动”工作计划》、《赵官镇“乡村文明行动”考评细则》等10项制度,明确任务目标、责任主体、激约机制。实行“五个一”工作法,即每个村开展一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一条精品街、建设一个高标准文化墙、四德榜、建设一个文体小广场、组建一支能干的环卫队,每家每户全部参与,做到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美化全覆盖。为保证工作不反弹,该镇强化日常监督,由镇督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领导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总支书记、包村干部到各村督查环境综合整治,现场督导推进,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综合实绩考核。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赵官镇高“颜值”成为乡村“新常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