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小麦生产中要抓紧防治白粉病
并预防赤霉病流行
  县农业局推广研究员 马仁元
  一、抓紧抓好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据农业局技术人员赴全县各乡镇调查发现,小麦白粉病在各地普遍发生,病田率40%以上,平均病叶率5%,严重地块20%以上。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在群体过大和品种抗病性差的麦田。白粉病如果防治不力或防治不及时将造成植株叶片发黄干枯,严重者整株死亡,造成严重减产。各乡镇、街道办及广大农民要高度重视小麦白粉病的防治,确保夏粮丰收丰产。
  防治白粉病可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兑水均匀喷雾,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间隔7-10天再喷一次,以增强防治效果。
  另外,由于气温持续升高,今年小麦群体普遍过大,非常有利于小麦蚜虫等害虫的发生繁殖,发生危害期较常年提前5-7天,并且大发生趋势明显,及时防治也迫在眉睫,可选用5%蚍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均匀喷雾。为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可将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喷药达到病虫兼治的目的。
  二、警惕小麦赤霉病流行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爆发性、毁灭性的流行性病害,大发生可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产,且病麦含有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我县小麦、玉米常年连作,秸秆基本全部还田,致使田间积累了大量菌源,主栽小麦品种多数不抗赤霉病,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期,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底到5月上旬阴雨天气较多,特别有利于赤霉病的流行。要求做好宣传发动,主动地适时做好预防工作,将赤霉病发生控制在最低水平。赤霉病是在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可防可控不可治。在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防治关键时期是小麦齐穗至初花期,一旦错过,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要确保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用药一遍,如果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或大雾天气,田间湿度比较大,间隔7天左右,还要再防治一遍。当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氰烯菊酯、戊唑醇、多菌灵、多酮等,兑水后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并预防赤霉病流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