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以升促建”助力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作者:村
  2014年,我县成功入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双百强”。这种“进入全国第一阵营的‘齐河现象’”,集中体现了全县上下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度的自愿自觉、高度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拼搏进取、勇于胜利、自信自强的作风习惯和精神面貌。
  今年县委第十三届六次全委会、全县“两会”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县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绘就了清晰路线图。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执行就是根本,作风就是保障。作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产业发展的聚集区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园,进一步提振精气神,积极顺应发展新常态,“以升促建”助力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是经济开发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追求和目标。
  一、强底气,提高队伍战斗力。底气源自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科学跨越发展更离不开智力支持和素质保障。一是着力提高干部理论修养。充分依托每周一班子例会、“流动党校”、全区党员干部大会等载体,广泛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着力提高干部服务能力。大力倡导良好的学风,树立“终生学习”理念,通过多学习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土地政策、信访维稳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规定,努力做到方法对、情况熟、思路清,以真才实学提高干部独当一面的能力。三是着力提高干部自身“免疫力”。严格落实好县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借助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时传祥纪念馆及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载体,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和现场教育,努力营造“人人学勤廉典型、事事要创先争优”的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聚人气,上下联动增合力。“人心齐,泰山移”。突出以上率下、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强大合力。一是讲团结。把讲团结作为提升党员干部必备的一种精神境界来抓,严格落实班子民主生活会及社区(村)专题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三重一大”等制度规定,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最大程度汇聚集体智慧。二是深化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坐班值班、日考勤等日常管理制度,设岗定责,强化述职评议、实绩考核,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时时通”,让群众真切感受实实在在成效。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岗位就是责任”意识,敢抓善管、敢破善立、敢做善成,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勇于承担应尽的义务,履行自己的职责。四是加强协调配合。牢固树立“分工是需要,协作更重要”理念,围绕责任分工、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干事业一条心、抓工作一盘棋、谋发展一股劲”的浓厚氛围。
  三、树正气,守纪律讲规矩。风气正则民心聚,民心聚则百业兴。一是严守各项纪律。对照“三严三实”,以持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落实为重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党的纪律规定,使遵守党纪党规变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风气,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二是持续抓好“慵懒散”治理活动。突出整治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三不在”(不在岗、不在状态、不在行)现象,深入推行社区(村)每周二例会制度,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三是注重激发创新活力。敢于创新才能激发工作新活力、实现新跨越。围绕招商引资、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等发展难题,大胆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破解工作瓶颈制约,努力争取有质量、有效益、有后劲的发展速度。
  四、接地气,深入一线抓落实。下沉一线,摸实情、出实招,善终如始抓落实。一是深入开展基层调查研究。以全县“调查研究年”活动为契机,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围绕开发区发展实际,广泛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深入社区(村)、企业一线了解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和群众反映,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深入开展“135”干部大走访、千百困难群众帮扶活动,结穷亲、不断线。进一步强化服务主体意识,全面叫响“开发区就是企业的服务区,开发区工作人员就是企业服务员”口号,真心实意为园区企业帮扶解难,使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强化督查提效。突出目标化管理、责任化落实,对项目服务、村庄拆迁、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一线作战”,一竿子插到底,一条线抓到底,销号制管理,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跟踪、持续反馈、持续改进,确保全年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晏北街道党委书记 张锐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升促建”助力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