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不断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新常态
作者:党组
  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县委书记孟令兴同志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不断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新常态。当前作风建设已经进入“新常态”,从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以上率下,改进作风;到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剑指“四风”问题;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都可以看出,党中央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着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应该说,如何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如何尽快适应和不断巩固作风建设新常态,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党组)和每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必答题”。
  必须抓牢主体责任落实。落实党委(党组)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牛鼻子”。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全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切实担负起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定期分析本乡镇、本部门的作风状况,经常研究改进作风的任务和措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级各单位要牢固树立“抓好作风建设是本职,不抓作风建设是失职,抓不好作风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认真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教育、引导和监督工作人员遵守纪律、改进作风、完成好本职工作,这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期抓的根本保证。
  必须大力加强作风教育。突出固本培元,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夯实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根基。突出注重实效,立足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教育特别是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思想上经常受到警醒。突出榜样引领,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和朱彦夫、时传祥等先进模范的崇高精神作为重要载体,引导党员干部以先贤先辈先进为标杆,在对标找差中改进作风。
  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古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改进作风是一场与既得利益、行为习惯、社会陋习的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勇气和毅力。前一阶段,我们在抓作风建设方面,从县级领导干部抓起,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八个立行立改事项”,开展了“节日病”专项治理、会所歪风整治、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在深化作风建设上取得新进展。群众对改进作风是欢迎的,但对抓作风是不是一阵风、是否时紧时松、不正之风是否反弹回潮还存有疑虑。因此,我们一定要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要深入推进“庸懒散”、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保持持续性,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工作机制。
  必须抓住重要节点。紧盯重要节点,以突出问题的解决带动作风全面好转,是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有效经验,必须在下一步工作中很好地坚持。要抓住时间节点,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严格纪律要求,深化明察暗访,坚决查处公款购买节礼、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违规违纪问题,把全年的作风改进工作串成一条连贯的“线”,让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绷紧作风建设的弦。要解决具体问题,针对作风问题在高压态势下日趋隐蔽的新特点,及时研究和发现作风问题的新变化、新形式,坚持抓早抓小,对新发现的问题露头就打,防止各类作风问题改头换面后“登堂入室”。
  必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巩固作风建设“新常态”离不开执纪监督和惩戒问责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执行八项规定之所以行之有效,群众称赞,关键在于察必纠、纠必严,言必行、行必果。过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监督问责稍有懈怠,制度约束就会出现“破窗效应”,不良风气就会卷土重来。因此,必须坚持“严”字当头,狠抓监督执纪问责。要严格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始终坚持把干部作风的监管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下大力气破除那些大家习以为常、影响作风建设的潜规则、老习惯,破陋习、树新风。要严肃执纪,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举报、媒体曝光以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回应、严肃查处,坚决查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仍然顶风违纪的行为,持续向社会释放执纪必严的明确信号。要从严问责,实施问题倒查和“一案双查”,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部门和单位,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以严格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作者系齐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滕俊国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断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新常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生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