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齐河报20130820期 >> 第1版:要闻
借势腾飞谋跨越
——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愿景之“围绕‘两个一’”
  8月1日,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县委书记孟令兴提出了“围绕‘两个一’,迈好‘三大步’,做好‘四篇文章’”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愿景。“两个一”即“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孟书记指出,这是我们今后五年发展的最大优势。“围绕‘两个一’”的提出,切合实际,高瞻远瞩,催人奋进。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与泰安、淄博、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周边6市组成的“1+6”都市圈区域。域内有52个县(市、区) ,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政治、区位、产业优势明显。西部经济隆起带指包括鲁西南、鲁西北在内的西部地区新的经济隆起带。该区域与东部相比,发展相对滞后,“洼地效应”明显。
  “一圈一带”战略就是以优惠政策推动省会城市周边及西部地区发展,吸引东部、省会向周边、西部转移产业,给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转型升级创造空间。在当前东部发展有所放缓的背景下,将省会城市周边地带及西部“洼地”培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大局,这是大势。
  齐河位于“一圈一带”的叠加地带、关键部位,是省会城市最近卫星城、德州南融桥头堡,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优势得天独厚,率先跨越发展责无旁贷。
  “一圈一带”战略为我们顺势而为、乘势突破、谋求后发崛起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我们扩大开放、广借外力、在更大范围吸纳要素资源搭建了重要平台,为我们深入挖掘潜力、彰显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三至五年内,如果我们不能抓住“一圈一带”的历史机遇、发展要素,那么我们跻身全省30强、跨入全国百强县、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话。
  如何借势,怎样跨越,这是每一个关心齐河发展的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研究政策,制定对策。识大势者,成大事。我们要放眼全省全国来看我们所处的位置,来看我们的优势,树立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运用好“一圈一带”的政策叠加优势,运用好省会“西进”、“北跨”的战略机遇,来促进我们的大发展大跨越。我们不能守株待兔,被动等待,错失机遇,贻误战机。我们要审时度势,抢占制高点。月明好走路,灯亮好行船。我们要研究透促进“一圈一带”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要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关于“一圈一带”的政策动态,及时掌握“一圈一带”的战略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布局等内容,做到心明眼亮,政策清,出击快。我们要积极探索利用优势的有效路径、方法和措施,抢先对接,制定对策,以求少走弯路,以求事半功倍。
  其次,要优化环境,广建平台。齐河讲大义,民风好,官风好。老百姓淳朴,诚信;干部讲大局,讲发展,讲奉献,讲团结,执行力强。这是我们的环境优势,这是软实力。但发展还需要硬环境,比如,交通、电力、通讯等。我们与济南隔河相望,黄河成了我们融入省会的天然屏障。我们就要打破瓶颈,做“搭桥术”,解除脚镣枷锁,优化发展环境。可喜的是济齐公交的开通、济齐黄河大桥的建设,为我们主动承接省会城市辐射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搭建平台,就是要筑巢引凤。我们要不断优化园区城镇的路网水网等基础设施,要不断优化园区城镇布局和功能定位,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影响力,给“凤”筑巢,给“新娘”安家。我们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城镇、大园区来吸引东部及省会城市的一些产业来我县安家落户,来我县发展壮大,来促进我们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来膨胀我们的园区规模,来提高我们园区的效益。
  再次,创新举措,大力招商。无数的发展经验证明,招商引资是发展的强心剂。要发展,就要内优环境,广借外力。我们要凭借“一圈一带”优势、比邻省会城市优势以及我们的交通资源优势,创新招商引资的路径方法。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们优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加强过程调度,从严结果考核,激发招商引资活力。要总结“双百会战”的经验,继续发挥“一把手”带头、“小组战”、“大会战”优势,南下北上,漂洋过海,招大引强,强心健体,为率先跨越发展添动力。
  总之,如果把我们齐河比作一架飞机,“一圈一带”就是飞机的两翼,巧借政策,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就是发动机。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借势腾飞谋跨越,我们豪情万丈,信心满怀。全县人民有气魄,有能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准抓牢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好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先行先试,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开创齐河跨越发展新篇章。
□ 本报评论员
更多>>  齐河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借势腾飞谋跨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