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管理好8名硕士农场主和6位种田“老把式”,带动更多新农人落地乡村
平原:万亩农场 85后“当家”
  本报讯 5月1日一早,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研生便组织起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最近赤霉病多发,不可误了农时,要赶在抽穗扬花期前,进行一次普防。”张研生介绍。
  35岁的张研生,去年由一名农场主升任鲁望公司负责人,负责管理8名硕士农场主和6位种田“老把式”,两类农场主共同管理14个千亩农场。不管是学历还是从业时间,种田10年的农学学士张研生跟手底下的两类农场主相比都不占优势。如何让两类农场主都服气?张研生有自己的一套。
  平原耕地平不平?在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95后”硕士农场主孟程程看来,每个地块看上去都是平的,而“老把式”则一眼看出不同。“当地农民一看就知道哪个地方地势高,该从哪里开始浇地最高效。”孟程程说,水往低处流,春灌的结果随即证明了“老把式”的眼光。
  在张研生看来,硕士农场主学历高,但就实践经验来说还是“高中生”,需要恶补基本实践课程。有10年农场主经验的张研生,围绕硕士农场主培养,制订了一整套方案。
  “硕士农场主学习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敢于试种新产品、应用新技术。我们采用‘211’(2个人种1000亩地、养10000头猪)的运营方法,并将蓝小麦、绿小麦、黑小麦、糯玉米等新品种交由硕士农场主试种,探索种养循环产业综合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张研生说。
  新品种试种是“吃螃蟹”。硕士农场主董善辉的千亩农田苗情相较于普麦来讲又稀又弱。39岁的董善辉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来到公司,种植管理着1100多亩的农田。“这是今年试种的新品种‘太空麦’,附加值很高,收割后一公斤估计能卖到20元。”董善辉解释道。
  硕士农场主越来越接“地气”,种田“老把式”则越来越“新潮”。去年小麦季结束后,60岁的尚玉峰就在张研生指导下,手机上下载了“钉钉”App,在网上打卡学习农场主大学课程。“这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讲的《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我每个教学视频都没落下。”尚玉峰打开小程序。
  去年8月,山东省首个农场主大学在平原县成立,鲁望公司拿出专门资金,聘请专业师资,免费培训农场主。“种了40余年地,咱也成了一名‘大学生’,原来还有这么多咱不知道的哩,一定要认真学习。”尚玉峰承包了700亩地,与他一起学习的还有近80名种粮大户。
  “进入农场主大学就等于进入了产业联合体,统一‘耕种管收烘’全流程,通过联合采购降低生产成本,享受全程技术服务,来生产高品质原粮,并具备了与央企外企合作的基础,保证了利润。”张研生说,仅去年玉米季,联合体就新增5000亩订单,每亩地农户可增收120元。
  两类农场主成长为“新农人”,除了平台留人,更有待遇留人。从去年开始,张研生给了农场主更大的自主权,农场收益分为“基本工资+效益工资”,直接和农场收成挂钩,激发了大家种田的积极性。目前,硕士农场主年薪在20万元左右,有的硕士农场主已在平原县置业安家。
  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在平原形成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鲁望公司流转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2万亩地,打造形成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桃园示范区。
  眼下,张研生所在的鲁望公司正筹划带动更多新农人落地平原乡村。“4月22日,平原县人民政府与山东省财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签约,双方投资超亿元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而鲁望公司则会深度参与,在平原县前曹镇复制桃园模式,流转万亩土地,打造乡村振兴2.0版本,引进更多硕士农场主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张研生介绍。
  张大伟 曹伟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万亩农场 85后“当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平原动能】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