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腰站镇——
做“活”土地文章 提升园区“含金量”
作者:张丽王子达

西咸村村民王淑珍在地里采摘毛豆


  本报讯(平原融媒记者 张丽 王子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平原县腰站镇多措并举,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发展蔬菜种植
  “亩产大约2500斤,每斤1.35元回收,平均亩产值大约3300元”,在腰站镇西咸村蔬菜引领示范基地,西咸村支部书记许兴达和技术员正在进行订单毛豆测产验收,而在这之前,西咸村只是单一的种植模式。
  西咸村位于平原腰站镇驻地的东北方向,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由于年轻劳动力常年外流,加上种植结构较为单一,效益不高。2019年,西咸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将蔬菜园区土地划分3亩一块,利用“家有三亩园”的模式,打破村庄种植界限,吸引周边村庄有经验的蔬菜种植户入户。
“家有三亩园”规模引领促增收
  7月22日,一大早,在腰站镇西咸村“家有三亩园”蔬菜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毛豆、装袋,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了,家里也没啥事,在合作社务工,一天能大约收入60块钱。”来自东咸村民徐希梅介绍,像她一样在合作社做临时工的大概有40多人。既满足合作社需求,也方便自己照顾家庭。
  “家有三亩园”是合作社利用反租倒包形式,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也就是说周边的蔬菜种植户都可以来这里种植,每亩地只需要拿700块钱就可以租一亩地,另外300元租金由镇上作为补贴,采取“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的方式。老百姓的流转土地有了保障,也吸引了周边一些种植户加入基地。”西咸村党支部书记许兴达告诉记者。
  在合作社的引领下,西咸村整合300亩土地打造蔬菜引领示范基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好政策的支撑加上精细化的管理,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也增加了集体收入,为西咸村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谈起这些,徐兴达兴奋地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在合作社经营的过程中除去保底1000元,每年年底老百姓还享受二次分红,因为是订单种植,出售的同时,每销售一斤,提取商家一分钱,作为服务费,也等于咱们村集体收入。这一年下来一亩地亩产量是9000多斤,一年村集体经济整体可以增收34000多块钱。”
政府引导 提升蔬菜园区“含金量”
  “一共260斤,你的名字?”
  “王淑珍”
  “好,拿着这个单子去领钱。”
  在西咸村蔬菜种植基地,地头上堆满了一袋袋毛豆,正在装车。
  “当初签的合同是保底每斤毛豆1.1元,今年的市场行情还不错,企业那边按1.35元每斤收回,接下来种植西蓝花、菠菜,蔬菜一年不断茬。”西咸村党支部书记许兴达高兴地说道。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腰站镇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为拓展销路,腰站镇政府成立服务队,在技术上,邀请技术员为指导蔬菜种植,同时积极对接企业,为基地蔬菜找订单。
  “现在我们以锅培口、西咸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依托,整合土地700亩,发展了两个蔬菜引领示范园区。下一步腰站镇将继续在全镇推广“家有三亩园”项目,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实现强村富民,达到群众户户富、人人富的目标。”腰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晶说。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活”土地文章 提升园区“含金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平原动能】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