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杲铺镇董路口村的“归巢”小伙郑辉,因为十分看好农业种植前景,毅然返回家乡,做起了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辉:返乡创业 归巢筑梦
  本报讯(平原融媒记者 王寿敏 柴娜 郝敏)“2018年户外拓展这块做的人已经比较多了,再做下去也看不到什么前景。正好那时候我父亲在家搞了8个大棚,国家也正在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感觉这一块还是比较不错的,就回来跟我父亲做起了大棚种植和育苗这块。”德鸿育苗基地的负责人郑辉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育苗大棚已经由当初的8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1个,不仅育有黄瓜、甜瓜、西瓜等蔬菜水果苗,更有花卉等观赏苗。目前还有一个智慧育苗棚正在建设中。
  “建这个棚是政府和农业局对接,给我们合作社的一个扶持项目,公司投资将近40万,配套的有自动喷淋设施,不仅能够实现自动打药,还能培育出更优质的种苗,让农户种出更好的蔬菜。”说罢,郑辉给我们演示了大棚里的自动喷淋设施,不一会儿就看到整个大棚仿佛仙境一般,温度也随之下降了。
  据了解,这种智慧育苗棚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以往打药一个人一个棚需要一天的时间,而自动喷淋设施打药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这样喷洒均匀,更利于幼苗吸收,高科技让幼苗培育过程更省时省力。另外,在基地还育有绿植,此时已花开满棚。
  “这里的四季春是用于甘肃、宁夏做绿化的,我们订的有合同,原先这里有100万株,大部分已经发出去了。”德鸿育苗基地负责人郑辉说。
  德鸿育苗基地以专业化育苗为主,实行订单育苗,只要种出来就有人要,销路不用愁,收入有保证。
  “一年的话,我这些棚能卖大概60万,除去成本,还剩下大概十五六万,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郑辉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富农、助农政策,让更多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尝到了甜头,更让他们越干越有奔头。他对今后基地的发展更是充满信心。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郑辉:返乡创业 归巢筑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平原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