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县76岁老人自编自唱家乡好
作者:解桂颖



  德州新闻网讯记者 解桂颖 通讯员 张彬
  “军屯一溜仓,一溜秃光光,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咱这个地里光长碱蓬,就是不打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淌,三村拆迁来合并,住进新楼房,……物质生活好,文化要跟上,军仓的舞蹈跳得美,军仓的秧歌扭得狂,军仓的歌声优美又响亮,歌唱共产党,歌唱党中央,美好的幸福生活慢慢来品尝,美好的幸福生活慢慢来品尝。”一听到这欢畅明快、洋溢着乡土气息的秧歌快板,龙门街道办事处军仓社区的村民们都知道,这是社区里76岁的刘振河大爷在唱自己编的 《前后对比说军仓 欢欢喜喜住楼房》。
  年轻就唱样板戏
  刘振河是龙门街道办事处刘家仓村民小组的一名农民,虽然出生在贫穷的旧社会,但从小就对吹拉弹唱感兴趣。老人说,那时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有戏看的时候不多,每次他总要喊两三个小伙伴赶去看,有时竟彻夜不归。他还借着观感和记忆,效仿学唱,有模有样。
  解放后,村里成立了剧团,刘振河的哥哥成了剧团里的“顶梁柱”。在哥哥的教导下,刘振河的京剧越来越 “炉火纯青”。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样板戏大红大紫的年代里,刘振河一直扮演着里面里的反面角色,《红灯记》里的鸠山,《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沙家浜》里的刁德一都是刘振河的“专属”。
  那时候没有电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贫乏,过年过节看一场京剧就成了老百姓的 “好日子”。因此,每当过年,刘振河每次跟着村里的剧团去演出,总会吸引来四里八村的人观看。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愈演愈烈,人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刘振河的“京剧生涯”慢慢的也就没有了下文。
  成了秧歌队领路人
  到了上世纪末,改革开放和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过去10多年,人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富裕,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使扭秧歌成为时髦。
  1999年,在刘振河的组织号召下,刘家仓村民小组成立了40多人的秧歌队。大家伙自筹资金买道具、买衣服,在村里的广场上跳得不亦乐乎。“每年正月十五,我们去县城演出,人家给的烟啊、酒啊,我们不抽不喝,都卖了,再换成秧歌队需要的一些衣服、假发、道具什么的。”刘振河说。
  如今,秧歌队已经成立了15年,40多人的秧歌队也已经变成了20多个人。“有去世的,有年龄大了跳不动的,也有出去打工的。”但是,刘振河坚持了15年,每到过年过节,仍然是他挨家挨户去号召演节目、扭秧歌。
  “平原梦”舞台上的特殊嘉宾
  刘振河不但爱看爱听爱唱,而且还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从中吸取营养,悟出哲理,并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创作了一些讴歌社会主义、催人奋进的秧歌快板。
  2013年冬,龙门街道办事处军仓社区开始回迁,李振河一家搬进了宽敞明亮、水电暖齐全的新楼房,李振河就此创作了 《前后对比说军仓 欢欢喜喜住楼房》,全篇分为三段,分别讲述了建国初、改革开放后和住上新楼房后,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唱词主题鲜明,文字简练,生动传神,贴近生活,充满了人情味儿。今年4月,老人还作为特殊嘉宾,参加了我县举行的《中国梦 平原梦 我的梦》演讲比赛,表演曲目正是自己创作的秧歌快板 《前后对比说军仓》,赢得了现场观众一片叫好。
  如今,结合社区正在进行的“四德”工程,老人又创作了《奉劝儿女孝爹娘》。“孝顺爹娘,是做人的根本底线,现在社区里贴出了孝德榜,老百姓都很认同,我也写个顺口溜,得空的时候说说唱唱。”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县76岁老人自编自唱家乡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