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无标题
  (上接一版)
“夏天一台小电扇,冬天一台电热扇,这样更能体会百姓冷暖,工作才有压力;用了这些年,都习惯了,俺还想再用上几年。”邹明华笑着说。
  毛庄拆迁获得几百万元补偿费,是均分各户,还是留下 “滚雪球”,发展集体经济,群众意见不一。 “家有万贯不如日进分文”,村班子确定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邹明华逐户做群众工作,把村民 ‘坐吃山空’思想扭了过来。
  利用拆迁补偿,村集体出资购买商铺,在新客运中心对面,建设恒源商贸大厦。去年10月,商厦竣工启用,仅租金一项,每年为集体创收60万元。小组还成立家乐福物业、正大建材2个公司,年为集体增收近万元,40余个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
  恒源大厦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钱从哪里出?除了村集体拆迁款作启动资金外,毛庄小组引进了河北博杨房地产100万元投资,邹明华召开全体干部村民大会,号召干群集资建楼,带头无偿拿出房产证贷款建大厦。目前,巴巴商务宾馆、北京依丽兰家俱入驻商厦,据估算,15年内就能收回投资成本。
  邹明华带头拿自家的房产证贷款,发展集体经济,恒源商厦不是独列。上个世纪末,小组利用集体一小部分资金,邹明华和其他6名小组干部还用自家的店铺、楼房作抵押,贷款180万元修建了一处商业综合楼,租给龙门医院,每年为集体增收10万元。
  “毛庄人多地少,靠土地来增加居民 ‘钱袋子’,没有资源支撑;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才是毛庄发展集体经济的好路子。”邹明华分析说。路子对了,收获是必然的。短短几年,毛庄集体固定资产突破5000万元,没有被分掉的拆迁款升值了10倍。
  “发展集体经济,毛庄是先行者,更是示范者。毛庄按照使死钱变活钱、小钱变大钱思路,挖掘增收潜力,利用集体资金购买商铺,利用集体资源成立实体公司,壮大了集体经济。”龙门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徐桂元说。
  集体经济 “蛋糕”做大了,如何分蛋糕,邹明华在思索,村民在观望。毛庄小组每季度公示一次集体收支账单,每遇到重大事务决策,还召开民主议事会,并选出7名“阳光使者”,参与村务、财务管理,交给群众一本明白帐。
  邹明华展示了一份2012年毛庄居民 “分红”账目单:居民每人分红800元;70岁以上老人领到80至200元的“敬老红包”,困难户、老干部、老党员每人领到100至200元的生活补助红包;考上大学、研究生的学生,每人领到500到2000元的 “奖学金”,参军入伍的青年,每人领到500元的 “拥军红包”;小组还为居民交纳了合作医疗费、黄水费……
  发展村集体经济,邹明华和其他干部冲在前面,享受成果却落在 “后面”。15年来,毛庄干部没有一个自办企业,都把劲用到集体经济中,却从没无故吃过一顿工作餐。去年冬天,小组办公楼暖气片坏了,几名干部抢修到深夜,他们用卖坏暖气片的几十钱,算是吃了唯一一顿加班餐。
  如今,毛庄居民私家车达到了50多辆,小组干部却没有一个买车的。 “不是干部买不起,而是还不能买,等大伙都富起来,再讲享受吧。”邹明华说,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现在俺年纪大了,但毛庄发展集体经济的路,才刚进地头,俺还要再加劲干呀”。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