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县夏粮生产实现“十连增”
小麦平均亩产达542公斤 单产比2011年增加1.8% 总产达44万吨
作者:张娜
  本报讯 (记者 张娜 通讯员 王德政 王志军 李建强)6月9日,王庙镇李寨社区村民李月水站在自家田间地头上,望着金黄色的麦田,心里乐开了花。 “俺今年能比去年多收1000多斤粮食。”
  去年,投资96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落于王庙镇李寨社区,治理面积达1万亩,惠及村庄14个,受益农民2100户。可新增优质粮食生产能力150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38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新增400元以上。
  2011年12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对全国200个产粮大县给予表彰。我县被授予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县委书记马善军赴京出席会议。
  我县曾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促进粮食生产置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化,争创 “吨粮县”。2012年全县81.1万亩小麦经测产,平均亩产达542公斤,单产比2011年增加1.8%,总产达44万吨,比2011年增加4.84%,全县夏粮生产呈现出 “单产增、总产增、总产实现十连丰”的良好局面。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离不开政策、项目和科技支撑。2012年,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9737.56万元,落实小麦、玉米良种补贴1581万元。近年来,我县以农业项目为载体,在腰站、张华、桃园等10个乡镇街区建设10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
  去年,腰站镇在全市47个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乡镇中排名第一,小麦单产633.9公斤/亩,玉米723.5公斤/亩。我县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了6个乡镇农技站(区域站),建立了10个试验示范基地,选聘100名农技指导员,遴选1000个科技示范户,指导、带动农民实施小麦秸秆还田、机械深耕、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宽幅精播、氮肥后移等先进技术;玉米推广了 “一增四改”等高产栽培技术,带动农户20000户,实现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我县还整合农业、水利、农机等方面力量,集中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资源,投入6.2亿元实施世行三期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等58个农业项目,改造盐碱撂荒、中低产田40多万亩,涉及全县10个乡镇400多个村庄,形成了 “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粮食生产大格局。
  县里还培植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推广订单生产模式,全县有华农食品、福源淀粉等9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入社农民4.1万户,发展订单农业5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2.82亿元。推进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5万亩,实现了标准化种植技术的集中应用、农作物的集中管理。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15万亩以上,开发认证 “新欣佳”绿色面粉品牌、“圣膳坊”有机面粉品牌,提高了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县夏粮生产实现“十连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