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张龙村“双杨树”与北京“护国寺”

  □王凤庭
  北京西城区著名的护国寺,始建于元代,为北京八大寺庙之一。据史料记载,该寺最初名“崇国寺”,后依次更名:隆善寺、大隆善护国寺、护国寺。其更名的缘由,笔者孤陋寡闻不敢妄下雌黄,但从乡野僻壤的道听途说中得知,它与鲁西北一个叫张龙村的“双杨树”有着某种瓜葛与关联。


  (一)


  张龙村是一个拥有2000多人口的大村落,历史上一直隶属于山东济南府德平县,如今归属德州市陵城区滋镇。相传明代洪熙年间(1425年),江淮流域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沛县城关南门外有一户叫“张耀龙”的人家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行至德平县城西南二十里一处关帝庙旁落足定居,开疆拓土、兴建家园。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逾数载张家人与本地土著居户闫、曹两家和睦相处、渐成“三足鼎立”,谓:闫家洼、曹家坡、张家营。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后,张氏一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逐渐发展成当地颇有名气的村落,为缅怀先祖、慎终追远定村名“张耀龙家”,后简称“张龙村”,至今。
  民间流传,距张耀龙村西南一里半远,张姓老茔附近六股路交叉口,过去有两棵并生并长的大杨树远近闻名,人称“张耀龙双杨树”,究竟何人何时栽植不得而知。其中一棵早年毁于火灾或雷电,但人们仍习惯谓之“双杨树”。
  据说,幸存的这棵树高达七丈有余(约23米),树干之粗大需五个成年男子手拉手方可围绕一周。树身被火烧出一个大洞,但枝干依然挺拨俊秀、郁郁葱葱,自地面往上约三丈处有四根粗大枝桠外伸,依此再往上两丈又有若干枝杈四外伸展,再往上则是一顶硕大无朋的树冠了。此“三起子杨树”耸立于茫茫原野,绿阴如盖、深根固柢,令人称奇称绝、叹为观止。
  有村民说,此树早已被“蛇仙”占据。在过去,人们经常看到一条大蛇头朝下贴在树的半腰,却不见其尾。春夏时节,万物争荣,大蛇则伫立枝头捕捉飞鸟,其形态若凌带蹁蹁飞舞空中,观者无不骇然失色。不远处有一青砖黛瓦小庙,西北方向不足一里另有“地藏庵”,时常暮鼓晨钟、香烟缭绕,气氛一派肃穆而森严,给此双杨树更平添上几份神秘与空灵。


  (二)

  张龙村往南六里许,有前后相邻的自然村曰:士林前屯、士林后屯(即今临邑县翟家乡前屯、后屯)。大约明末清初年间,其前屯有一李姓男子京城经商,生意兴隆、颇有家产。一日,思乡心切,想回家探亲。路经西城“隆善寺”门口,恰遇一白髯老者慈眉善目、仙风道骨。迎面问他:“敢问这位先生,你是不是要回家? ”李某回答:“正是! ”老者又问:“先生是不是要路过德平县张耀龙村?”“正好路过此村! ”李某一边答话心中一边犯疑。这时,见这人从怀里掏出信札及一双小鞋交给李某说:“劳架先生,请帮忙把这捎给张耀龙村南双杨庄,自有人村口等你。谢过了! ”李某随手接过揣入怀中,心中暗想:俺老家附近有个“高榆树杨家”庄,没听说有“双杨庄”,再说他这鞋忒另类,大人鞋样式儿却没有婴儿脚大。正欲询问,见白髯老者早已远去,李某满腹狐疑,百思不得其解。
  话说李某归心似箭一路昼夜兼行,不几日已抵达张耀龙村,正值傍晚戌时(18点至20点)左右,行至村南天色愈加黑了下来。因为马上到家了,他不由地加快脚步,行走间,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庄院,房屋飞檐斗拱不像乡下的民房,倒与京城里官宦府邸有几份相似。这时,又见一中年男人迎面而来,拱礼问道:“打扰了先生,敢问可从京城而来?是否有人烦劳捎带东西?”李某说:“是的,捎给双杨庄!”这位男人说:“有劳了,不胜感谢!此处正是双杨庄,天黑了,恳请先生随我到寒舍小叙! ”至家中,李某先掏出书信交与此人,继而拿出鞋子时他顿时傻眼了:先前自己明明揣进去一双小鞋,可眼前掏出来的竟然是一双大鞋。他感到诧异惊奇。主人随即尽地主之谊,美酒珍馐款待。饭后,便扶他到客房休息,醉意朦胧的李某又因路途劳顿很快酣然入梦。一觉醒来,已日上三竿。李某匆匆爬起环顾四周:原来漂亮的房子庄园全没了,那位热情的男主人也不见了,发现自己孤零零躺在一片漫洼地的壕沟里,远眺四周尽莽莽旷野。只看见不远处耸立着一棵高大的杨树,风吹得的树叶哗哗作响,好像是和他打着招呼……

  (三)


  回到老家“士林前屯”,李某一直噤若寒蝉,未对任何人谈及此事。不久,匆匆告别家人返回京城。他归京后第一件事,即到“隆善寺”附近寻找那位白髯老者,连续数日,踏破铁鞋四处苦苦寻觅却始终未果。某天,李某正碰上“隆善寺”方丈,他向方丈详述了自己的奇遇。然而,老方丈只能断定白髯老人和德平县“双杨庄”之诡异现象有重大关联,却难识其“庐山真面”。同时,他认为:京畿重地天子脚下,此等人物长期出没本寺附近,后果福祸难料。为防不测老方丈很快便奏请圣上,将寺名更改为“护国寺”,以期江山永固、国泰民安。
  寒来暑往,秋去冬至。德平县张耀龙村“双杨树”后来名声大噪,方圆数十里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树下烧纸、上香、叩拜、求卜问安,就连张耀龙村正月十六的传统庙会也渐渐移至此处,其香火鼎盛热闹之场景,相传一直延续达上百年之久……
  张龙村“双杨树”之传说,今天看来略有些荒诞,它与北京“护国寺”之间的关系,也令人易生牵强附会之嫌。但纵观中华数千年农耕文明史,历来有“神树崇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深刻地体现出神、人、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彰显出一方淳朴的乡民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秉性。同时,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文化特征。
  白云悠悠,岁月无声。 1958年,富有传奇色彩的张耀龙“双杨树”,退出了“历史舞台”,风烛残年的树身,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中成了公共食堂的烧火柴,从而烟消云散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个大大的树墩埋在田间沟崖,散发着缕缕纷杂的陈旧气息,向人们娓娓诉说神奇迷人的往事春秋……

更多>>  陵城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龙村“双杨树”与北京“护国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