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神秘山水中的西汉盘城
  □齐宝江 齐永春
  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有个田家庄,经考证,西汉时期的盘县城就尘封于此。几千年前,古人在这一带用土山布局,使河水勾连八方,有规则的组成了一个“回”字形罗经盘的造型,我们称之为“立体罗盘”。盘县和县城就因此得名。因为古代盘与般是通假字,这里经常被称为“般县”,其实,罗盘之“盘”才是它的原意。
  如今,鲁西北平原上曾出现的这片迷宫仍有遗迹残存,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田家堰”的来龙去脉
“开了田家堰,淹了德平县,乐陵不来堵,淹到武定府……”这是当地流行的一首民谣。田家庄旧属德平县,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村西不远处的一道古堰被叫做“田家堰”。如果有不知道田家庄的,一提田家堰就让人恍然大悟了。《德平县志·祥异》中说:“邑西南有田家古堰一道,不能详所自始,其东田庐、城郭在焉。”千百年来,田家庄脚下的古城郭和古堰始终是一个历史谜团。经过近年来的考证,它们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其中的古堰一直追溯到大禹治水之前的“鲧堤”。
  古代所称的“堰”是用来截流分水的工程,田家古堰就是古河道分流的枢纽。《德平县志·方舆》记载:“基山非巉峭之峰,般、鬲亦湮淤之壑”,田家庄往南1公里为基山,以前有勾盘河、鬲津河在这里交汇。
  县志中也说到田家堰的走向,“田家堰在县西北十二里,今鬲津河之南岸,自基山至范家桥长数里,创始无考”,这是古堰去东北方向的一头;又说:“金堤自德州入禹贡、基山”,这是古堰朝向东南的另一端,在汉代时称“金堤”。
  顺着金堤向东南,在鲧堤刘村至今有鲧堤遗迹。古籍中说鲧是大禹的父亲,这里是他治水时留下的河坝,有些史学家也给予了认定。从“田家堰”上溯到“金堤”、“鲧堤”,都是不同时期治理河流的产物,可谓一脉相承。
  在当地的很多传说中,有的说鲧治水失败后在基山被杀,他的一腔热血化作了水中三岛;还有的说,大禹在基山抗洪抢险时发现了“禹粮石”,挽救了灾区的饥民,治水大获成功。而神话传说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史实依据。
  据1978年山东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队《德州地区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书》记载,“陵县——渤海农场大断裂带”正好经过田家庄一带。由断裂带形成的自然河流从西向东,数万年来一直流经这里,形成了当地水文化的摇篮。那么,鲧和大禹在此治水的说法也就有了一定的根据,并不是空穴来风。
“白鹿渊”边的盘县城
  提起田家庄的古城郭,老人们说,过去田家庄四周的“土围子”是借老城墙建的,分别有东、西、北、西北四门,至今东南角的遗址仍在;东门北边有一座“九神奶奶庙”;村子中部呈龟背状的古城址隐约可辨。
  是什么原因让古城久已成谜呢?这与河流在此发生巨变有关。仅仅在民间和方志上就出现过很多河名,如红土沟、土河、鬲津河、勾盘河、笃马河等,纷繁复杂让人难以厘清。
  在《水经注·卷五》上,标注了盘县故城的位置:“笃马河从平原县向东北流经临齐城(今陵城)南,重丘县故城(今神头镇)西,西平昌县故城(今糜镇寺后刘村一带)北,开始分叉,一支又向东流入盘县,为盘河,是大禹治水的九河之一,东汉时公孙瓒曾在这里打败黄巾军。
  “由此再向东为白鹿渊水,平时是一片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的水域,只有等到夏季洪水泛滥,水深达到五丈,方能使整个盘河通畅流出,又经盘县故城北……”至此古盘城出现了!
  《德平县志》中也注意到白鹿渊与盘县故城是一北一南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苦于不能确定白鹿渊的所在,只好“存以俟考”了。
  经考证,田家庄西北即是古代白鹿渊的所在。今天,这里有新老四条河流交汇,即马颊河故道、笃马河故道、新马颊河、大宗旱河,水面面积之大仍属罕见。河流之间的很多农田海拔仅在13米左右,而周围的村庄海拔均在18米以上,依然可见原先白鹿渊的“小盆地”面貌。
  白鹿渊的名字与这里的人文历史也相互印证着。白鹿,也叫神鹿、麒麟,原型就是麋鹿。南岸的糜镇古称麋鹿镇,基山南坡有古村叫“见麟里”;北岸至今有著名的“玉麟寺”遗址,这里是远古天文观象台“北宫神鹿”的所在地;在范家桥村还出土了“戒贪现麟”石刻。漫漫白鹿渊水,不知掩映着多少古盘县的故事。
  你听,古河道上拍岸的浪花声,仿佛还在歌咏着盘城波澜壮阔的史诗!
古盘县的神秘山水
  因为古盘县在后来的历史中一再被忽略,所以连同这片神秘山水也无人问津了。
  据《新唐书》记载,“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德平县志》称:“邑在上古为陆终氏封域。 ”陆终见于《史记》等很多史籍,他是上古“火神”祝融部族中最关键的人物,承先启后,掌管天文历法、观象授时。
  陆终和先人们以观测日月星辰、鸟鱼花虫等天地物象的变化规律,来为人间制定时间标准,发布节气农时等,设计构建了“回”字形观象台系统,四面八方是土山和方台,全部用沟渠流水相连,这应是后世易道“罗经盘”的原型,主体面积约80余平方公里。东汉郑玄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绵不绝。”近年发现的贵州《水书》源于夏代之前,把八卦记为“八山”,说明夏朝以前的观象台的确是以“山”命名的。
  盘县古城南依基山。明代《山东通志》卷五《山川》载:“基山,在德平县西二十里。 ”《德平县志》上说,基山高五丈,周三百六十步,状如台基。据考证,基山原名“箕山”,与天上“东宫苍龙”星象中的箕宿对应,有四座山峰。
  箕山正西2公里是红土山,象征“北斗星象”,为整个观象系统的中心,这里的圜丘和方丘,图解着《易经》中所说的“太极生两仪”。在此向西是三刘村三座山丘,呼应着“西宫白虎”星象的参宿,向南有代表“南宫朱雀”的古凤凰城糜镇,北有“北宫神鹿”,正所谓“两仪生四象”。其它分置在八方、内外两层的观象台,至今称为山的还有白虎山、白花山、土山等土丘,还有县志中记载的一处“观台”,其它还有以寺庙为名的遗迹等,全部与“八卦”相印证。
  岁月沧桑,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古迹遗存虽然失去了当年的辉煌,但它们的排列方向、距离和祭祀遗存,以及地势高、必邻水等现象,都与古代天文学规律高度吻合,文化意义不同凡响。
  概括以上所说,这一套由神秘山水构成的罗经盘,我们取名为“立体罗盘”或者“立体太极”。
  2013年在古盘城笃马河的下游东北26公里处,考古发掘出了“尹家岳石文化”遗址,为夏朝时期文化,文物中发现的细石器年代在距今8000-10000年。以此为鉴,盘县拥有上古文明是可信的,在陆终故地——观象历法机构出现“立体罗盘”更是自然不过的了。
盘县得名起源探析
  汉高祖刘邦在平原郡设立盘县,高帝六年(前201年)时号令天下县邑筑城,此后县城的位置固定下来,是为西汉盘城。
  约200年后,《汉书·五行志》载:“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前7年)地震,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 ”史书对这次地震有“水出地动”的记载。这次大地震与盘城所处的地质断裂带应有直接关系,县城与这里的山水可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另据新《乐陵县志》记载,东汉盘县城在其境内,那里西距西汉盘城10余公里。史载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废盘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又复置,县治在今田家庄西南4公里的糜镇,幽幽古城之魂最终不离这片神秘的山水。
  据《汉书·地理志》总序上说,起初所设郡县的地名都有渊源,故知盘县之名中的“盘”早有流传。关于盘县得名的起源,过去主要有两种说法:
  其一,在今田家庄正东18公里有一古迹叫“奎(魁)台”,传说为“盘古生人处”,有人以为盘县是因此地的“盘古”而得名。但是盘古开天辟地之说,是三国时吴人徐整作《三五历纪》时才开始创造的,晚于建立盘县400多年。再者,2015年经考古队探测,“奎台”建于商周时期,还不具有“开天辟地”的文化意义。总之此说不能成立。
  其二,一般说勾盘河是禹疏九河之一,盘县因其得名。但是,勾盘河又因何得名呢?东汉郭璞解释勾盘河说:“水曲如钩,流般桓也。然今其土俗如韦音。”古代河流弯曲可谓共有现象,流水徘徊也是常态,如果以此冠名勾盘河不免肤浅,显然是舍本逐末,所以他自己也留下了疑问。
  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驮着“洛书”送来,助他功成名就。出人意料的是,近年在安徽含山出土的“洛书玉版”,真的契合了神话传说和众多记载。这是5000年前古人的仪具,也是一件比较成熟的“罗经盘”。可想而知,古人必定是利用庞大的“立体罗盘”先将科学理论总结成熟,又经一步步缩小改进,再根据实体设计出方便使用的工具“式盘”。所以,盘县的“立体罗盘”比那些“洛书”“式盘”要早出很多年代,极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
  早期的罗经盘中也有叫作“勾陈盘”的,是因为北斗星象中含有勾陈星而相称,也可谓之勾盘。可以想象,大禹在陆终故地治水时,一定会先到这原始“勾盘”中心的红土山上顶礼膜拜,然后又特地给河道取名为“勾盘河”。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勾盘河与盘县都是借“立体罗盘”而得名,同时,它们的名字所印证的华夏文明起源的这方圣地,更值得我们自豪!欢呼!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神秘山水中的西汉盘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