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劲吹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借力“树家风、易风俗、倡新风”集中活动,大力倡树厚养薄葬,刹止丧事攀比浪费现象,去年以来,我区——
  □刘春霞 魏明叶 豆娜娜
  曾经,一场丧事下来,至少花费一两万元,雇鼓乐手、大办宴席,哪怕家庭困难,咬紧牙也得求个“体面”。如今,在我区厚养薄葬成为乡村新观念,简办红白事、生态安葬渐渐深入民心,写进村规民约。
  去年以来,我区组织开展“树家风、易风俗、倡新风”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集中宣传好家风、好村风、优秀红白理事会等文明典型,全区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简办红白事”成为村规
“刚开始还想按以前的习惯办,后来听了支书劝,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的标准操办的,确实是省心也省钱啊。 ”近日,郑家寨镇张庙村村民任德全向笔者感慨。 2月份,任德全的父亲去世,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制定的标准,家里没雇鼓乐手,降低了宴席标准,整场丧事一共花了不到五千元,而在过去,这样一场丧事,至少得花两万元以上。
  按照区里、乡镇的提倡,张庙村去年5月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明确将“按照统一标准简办红白事”写进了村规民约:丧事原则上只用一天,一律不准雇吹手、乐队,宴席招待全部七个菜,本村村民之间礼金不超过50元;红事礼金则不能超过100元,不能有吹手、乐队。成立以来,张庙村一共办了6场红白事,全部按照标准操办,每场节约费用2/3以上。如今,在张庙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节俭办事成为村民共识。
  截至目前,我区已有80%的村庄建起红白理事会,将移风易俗、简办红白事写进村规民约。
“骨灰进祠堂”逐渐推广
  院内两排香案,松柏环绕,室内一排排整齐放置的骨灰安放橱,有些已经安放有骨灰盒,走进陵城镇贺家村公益祠堂,眼前环境安静肃穆。 2015年底,贺家村200平米的公益祠堂投入使用,邻近是六间房的丧事操办场所。“过去丧葬,要买棺材,要埋坟头,还要立碑,既浪费土地也浪费钱。刚开始大家可能不理解,现在,村里已经没有土葬这种方式了。”贺家村支部书记赵德宝说。今年1月份,贺家村祠堂启用,5个月来,村里先后三位逝者,骨灰全部安置进了祠堂。
  除了大力宣讲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各乡镇还针对祠堂建设和使用,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如今,这一新的殡葬方式正在我区逐渐推广,全区已有50多个村庄建起祠堂,摒弃土葬。
“行孝需及时”深入民心
  利用各村建有“四德榜”这一宣传平台,借助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去年下半年开始,区文明办先后组织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家风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孝养老人文明典型,将孝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村里树立典型,靠文明家庭带动的宣传效果最明显,现在村里谁孝敬老人,谁就能得到大伙儿尊重,有这样的好风气,想不孝顺都难呢。”滋镇界牌刘村村支部书记刘秋德感慨。过去,该村因为赡养老人而出现家庭矛盾很平常,现在,村里人人比孝顺,家家比和谐,还出现好几户人家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村风大为改观。
  不仅界牌刘村,在我区,“行孝需及时”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孝为荣的好家风、好村风越吹越盛,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家庭、文明村庄。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劲吹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