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刘静报道


  □记者 刘静 报道
  本报讯 记者从区农林部门获悉,2015年我区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17.3万吨,实现了全年粮食生产“十三连丰”。从2011年105.85万吨到“十二五末”我区粮食总产一年就要多收11.45万吨,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现代农业的建设以及农业良种良法的推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五年间,我区通过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发展传统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经营农业;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打造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经济显著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别小看这11.45万吨粮食,它可以解决30万人的吃饭问题,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区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县乡农技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把一些先进的粮食增产新技术,推广到农民群众中去,应用到粮食生产的实践中去,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也提高了我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区农林局农技站站长代成江说。
  实现我区粮食持续增产的关键在于全区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2011年3月,我区就被农业部确定为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县,到目前,全区13个乡镇建设了26个万亩示范片,形成了宋家镇、糜镇、义渡、徽王、前孙5个乡镇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
  神头镇李五道村李祖奇的农田正好位于高产创建示范方内,谈起这五年粮食产量的变化,颇有感触地说:“这五年,我们农民也注意到良种良方对粮食优质高产的重要性,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去年,一亩麦子一千四五百斤,在俺这说是普遍现象,我这就一千五百斤,玉米两千来斤,这两样加起来超过了吨半粮。 ”
  粮食丰收的背后是我区持续不断对农业的投入,这五年,我区将现代农业小麦产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等项目资金13.21亿元,全部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积极构建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和防旱排涝功能齐全的现代水利排灌水网体系,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粮食生产大格局。
  五年来,不仅仅是装满粮袋子,农业产业化也稳步推进,全区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0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 2015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0.98亿元,利税11.7亿元。
  五年来,我区土地流转面积25.6万亩;已备案50亩以上种粮大户197个,种粮耕地面积4.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7家,其中联合社3家。家庭农场已登记55家,其中,面积超过1000亩的达到10家。
  装满“米袋子”,鼓起“钱袋子”,“十二五”期间,中央对农村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区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经济步入了全面振兴和持续发展阶段。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13元,比2010年的4755元增加了8258元,增长了173.7%。
  区农林局局长刘明伟说:“十三五期间,我局将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品质,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先进、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进全区农业工作再上新水平。 ”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陵城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