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首届东方朔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学术总结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彦辉
作者:根据录音整理



  这次举办首届东方朔文化国际学术论坛。首先,对德州陵城区委、区政府以及东方朔文化研究会表示诚挚的感谢!从你们举办这次学术论坛的宗旨来看,我本人深深体会到这不仅仅是出于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的考虑,更是对东方朔人格魅力的景仰,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守护。
  关于这次论坛的特色,卜宪群会长在开幕式致辞中已经做了精确的概括,即筹备高效、代表性强、学术含量高。
  下面,围绕学术研究谈几点个人体会。
  这次大会,代表共提交30多篇学术论文,并用一天的时间进行了大会交流。给我感触很深的是,在选题角度上有新的突破,如《论东方朔言“海上”“仙人”事》《东方朔“跛猫”“捕鼠”说的意义》《东方朔与汉代的神秘文化》等等。这些选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东方朔的认识有了一个全面的解读。代表发言非常精彩,观点新颖、新见迭出。通过讨论,大家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也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追问。

  

一、东方朔行迹及东方朔文化考辨

  《史记》《汉书》呈现给我们的东方朔画像,具有儒者气质和狂放不羁的双重性格。东方朔一生胸怀“为天子大臣”的志向,但表现形式上却要“诙谐以取容”,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求仕的道路上以诙谐见幸、以滑稽行事,内经术而外饰以倡辩,最终“位不过中郎,持戟于殿下”。是什么原因铸就了东方朔悲剧的境遇?各位代表给出了自己的认识:从历史性格学上论,东方朔的狂放恣意、诙谐滑稽与传统礼俗是冲突的,触犯了古今官场生存的禁忌;另外他身上濡染的游士风度与武帝时代是矛盾的。从根本上说,是专制皇权体制造成了东方朔心灵的扭曲,他的遭遇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帝制时代士大夫群体的共同命运。那么这些认识我觉得是深刻的,当然我们对东方朔人生境遇的理解,不能仅仅从制度的约束、客观的因素去解读,而也应当从他自身的角度去认识。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中华文明是一个内聚型的文明,中庸持重,守成保守,极少主动出击、开拓进取。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主动向外看世界的时代,所以,东方朔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武帝一朝,人才辈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班固在《公孙弘传》赞中有精彩的概括。东方朔何以落得一个“以倡优畜之”的遭遇?对此,我们当然应当从专制制度的高度予以解析;同时,也需要从东方朔的个人性格弱点去理解。如此,才能全面揭示他的人生际遇。

  

二、东方朔逢占射覆、预言隐语的史源问题

  班固塑造的东方朔形象是内经术而外饰以倡辩。他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又广泛涉猎术数,精于占卜,这些知识与当时流行的神秘文化有关。但我们应该追问:史、汉两书记载的东方朔的形象、言行,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又如何呢?
  经过学者的讨论,给出的答案是:口述史学在中国源远流长,褚少孙取材主要是口述资料,班固取材主要是文献资料,两篇传记塑造了两个形象,将两者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褚少孙补写东方朔传与魏晋间流行的《东方朔别传》无关,班固为东方朔立传,所取褚先生的补甚少,他是要复原一个真实的东方朔。
  史、汉东方朔传的记载,从史源学上对这些记载进行辨析是非常重要的。两本书记载的内容应当说是信史,则两书所载的内容是我们研究东方朔文化的根据。当然,也由此确定了东方朔文化研究的不同层面。另外,有的学者分别介绍了台湾和韩国有关东方朔的研究,既给予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三、与东方朔仕途相关的制度研究

  东方朔一生所仕官职,不过中郎、太中大夫、郎中。根据阎步克先生的研究,这些官职均属君主的内侍系统,当时称“宦皇帝”,不是国家的行政官员,而是“非吏”。其中的大夫系列和郎官系列,前辈学者有很多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只有待诏的性质不甚明朗。所以,我们各位代表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进行解读,指出“待诏”非正官,身份为庶人,“待诏”不是官名,而是“非吏而得与吏比”。我们为什么搬出来谈?我们这次
  研究,实际上是因缘东方朔文化的讨论,而深化了秦汉制度史的研究,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非吏比者”,不仅涉及郎官系统,还涉及“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等三老、骑士的身份。日本学者如大庭脩一般是将骑士看作是介于官、民之间的一个阶层,或半官半民,根据是“除骑士”这样的术语。经过我们学者的研究,发现“待诏”也是可以“除”的。
  若此,待诏非官,可反推骑士亦非官或半官,所以对待诏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制度史研究。当然,这个问题还有待于作出进一步逻辑论证。

  

四、东方朔文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问题

  如何评价东方朔,涉及很多学科,但要在总体上对东方朔的一生作出整体评价,历史学科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陵城区为什么把首届东方朔文化论坛在历史学科召开,我感到这是有他们的考虑,这种考虑体现了陵城区的深厚学养和眼界。
  对于东方朔的定位问题,李振宏先生的意见是:坦荡正直的士大夫精神,为民请愿的历史责任,民本性、农本性的重民思想,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这种定位应当说是研究东方朔文化的基本内涵。我们需要重新撰写一篇《东方朔画赞》,这个《画赞》不应是委曲求全的、消极避世的、“大隐隐于朝”的,而应是君子坦荡荡,雄怀天下、刚健有为的充满正能量的东方朔形象。
  那么,我们也需要一些补充。东方朔一生为人坦荡,根据汉书的记载,他不搞权术,既非袁盎之流的权诈,亦非公孙弘之流的阴险。东方朔预言隐语、射覆占问之巧思,不能简单地以取媚、媚俗来理解,这些内容本来就是当时的主流文化。因此,对东方朔研究,实质上是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历史上存在,今天还在发生作用的就是传统文化;历史上存在,今天已经没有了、没有流传的,就不是传统文化了。因此,弘扬东方朔文化和研究东方朔文化是两个层次。我们弘扬东方朔文化,当然以正面的东西去弘扬;研究东方朔文化,就不能抛开东方朔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化。
  总之,我觉得对东方朔的评价应该有一个总体的历程,既要从制度的因素去看待,也应从他个人的因素去看;东方朔文化,既要从基本层面去讲,也应该从东方朔所涉及的汉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去讲,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完整的对于东方朔的认识。最后我们祝东方朔文化研究在历史学、文学、民俗学、戏曲艺术等不同的方面,取得不断的进步,取得更好的成就,使之成为振兴德州文化事业的象征和名片。
(根据录音整理)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首届东方朔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学术总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 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