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推进规模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
我县土地流转“转”出农村新活力
作者:李照明报道
  □记者李照明报道
  本报讯“今年春天,我把自家的耕地租给了种植大户宋守春,又在他的大蒜种植基地当工人。现在,我是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守家挣钱两不误……”近日,在滋镇大蒜种植基地打工的东杨村群众王海荣高兴地说。
  东杨村位于滋镇东部,人口329人,耕地607亩,人均1.8亩,土地肥沃,水浇条件便利。但耕地不成方连片,分布不集中,不适宜机械化耕作和土地规模集约经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国家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在“一号文件”的感召下,原来在外经商的宋守春决定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规模种植。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他与东杨村32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58亩,建成120亩无公害大蒜种植基地和5个百米蔬菜大棚。近日,120亩大蒜蒜薹喜获丰收,“我联系了160名村民收获蒜薹,每亩大蒜产蒜薹600斤,按当前蒜薹市场价1.5元/斤计算,可收入10万余元。 ”宋守春说。
  像王海荣一样,如今,在我县农村,通过土地流转,由种植户转为“两栖”农民的农户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县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不少农民的身份有了新变化:一方面,一部分农民通过返租倒包的方式把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越来越多有实力的致富能人、种田能手盼望转包农村土地,实行大规模经营,催生家庭农场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愿意甩开土地的羁绊,拿上“转包费”,出门打工,赚“第二份”钱,有些人甚至直接在家门口的“家庭农场”打工赚钱。
  丁庄乡郑屯村西部靠近仙人湖的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一般农作物投入大、效益低,成了制约群众增收的瓶颈。村民郑光勇利用盐碱地搞规模化小尾寒羊养殖的想法得到村党支部的赞同和支持。去年10月,他以每亩400元的承包价成功流转了10亩盐碱地,投资200万元购进2000多只小尾寒羊幼羔,建起了养殖场,既解决了村民头疼的盐碱地问题,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我县各类组织和农民群众开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迅速提高,通过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粮食、蔬菜、林业等方面的专业大户不断涌现。今年春季,我县重点实施了5条骨干路网、1条骨干水网的绿化工作,造林总面积1.26万亩,总植树9 3万株。工作中,我县把实施土地流转作为推进绿化工作的关键来抓,采用返租倒包的方式,以每亩每年1000—12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土地,转包给有资质的绿化公司或育苗大户,既保证了农民利益,又确保了苗木成活率、保存率,达到了预期绿化效果。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进行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2.4万亩,有2.6万出租了土地的农民成为新的劳务工人,不仅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收入。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县土地流转“转”出农村新活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