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三
  (上接一版)2012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5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6.76亿元,增长3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31.6%;农民人均纯收入9922元,增长1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4:51.5:34.1。
  一、抢抓“德陵一体化”重大机遇,拓空间,搭平台,拉开了陵县跨越发展的大框架
  近年来,我们提出了“融入中心城区,发展同城经济”的主体战略,在去年1月7日召开的陵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们将其作为今后五年全县工作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去年2月9日召开的德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正式将“德陵一体化”纳入德州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全县上下欢欣鼓舞,群情振奋。一年来,我们精心谋划,主动对接,服从大局,积极奉献,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争得了影响陵县今后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性发展空间,奠定了陵县在更高层次上跨越发展、奋力赶超的坚实基础。(一)三规合一拓宽了陵县发展空间布局。完成了“城市总体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产业布局规划”,三个规划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一是积极争取由市政府审批“城市总体利用规划”。城市总体利用规划的审批权,从去年12月1日开始收缴到省里。通过我们的积极工作,在去年11月底之前,由德州市政府审批了《陵县城市总体利用规划》,这是全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市政府审批的规划,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争得了发展先机。二是大力度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土地规划修编机会,将县城以西90平方公里的范围,全部调成了一般农田。去年德州大外环和项目东区的土地指标,从全市调剂3000亩,都是在这个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三是科学制定产业布局规划。项目东区规划、马颊河生态岛规划和“4+2”产业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完全一致,为项目顺利落地和产业发展破解了瓶颈、留足了空间。(二)项目东区建设搭建了陵县跨越发展的平台载体。去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在陵县辖区内,规划建设了21.8平方公里的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东区。我县服从大局、积极奉献、主动配合。整个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征地拆迁阶段。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市里规定的拆迁任务,县财政投入补偿资金1.67亿元。二是建设和配套阶段。市里投入32亿元,建设了“三纵三横一环”和高铁新区站前路8条主干道路,总长41.86公里;配套建设了“四供两排”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实施了道路绿化,为项目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项目落地阶段。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我们不讲条件的工作姿态,得到了市里的高度认可。去年8月份,市委、市政府把项目东区的管理权和受益权交给了陵县,这也相当于市里把投资32亿元的基础设施送给了陵县。之后,我们又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了项目东区管委会,设立了“五部一室”工作机构,建立了项目落地服务等一系列规范制度,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已开工项目6个,即将开工项目5个,在谈项目42个,总投资548亿元。(三)马颊河生态岛步入了全面启动、快速发展的轨道。马颊河生态岛由马颊河和马颊岔河环绕而成,总面积39平方公里,距京沪高铁德州东站仅1.2公里,东侧是我县的“4+2”产业园区,西侧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侧是“两湖”风景区,北侧是德州项目东区。京沪高铁开通后,该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日益凸显。我们聘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总的想法是通过做文化、做旅游、做生态,将其打造成为德州的生态文化高地和京沪高铁沿线的旅游明珠,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德陵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对马颊河生态岛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用好了,我们从规划建设上能将其推上一个更高层次;用不好,就可能成为市里的一个工业区。对此,我们顺势而为,将其定位为陵县的新城,使全县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地。目前,马颊河生态岛从规划、宣传、拆迁到项目服务等各项前期工作已准备充分,部分项目开始落地。其中,市公安特警训练中心、培训中心、车管中心已经落地开工,建成后,每年将有50万人来此进行业务培训和办理各种车辆证照。全国知名的杭州绿城、天沐温泉等6个项目春节以后即开工建设。
  二、面对房地产市场低迷的不利形势,顺民心,重民意,城乡建设实现了大突破
  去年年初的党代会上,我们确立了五年内将老城改造一遍的奋斗目标。 2012年是实施五年改造计划的第一年,我们遇到了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不利形势,但是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决心毫不动摇,城乡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老城改造实现了大突破。在全县有关方面的积极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人民公园片区1505户居民、28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任务,安置房建设快速推进,满足了群众多年来改善居住环境的夙愿,一举拉开古韵新唐城的建设框架。同时,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融达置业投资的人民公园西区加州锦城项目快速实施,万晟投资公司的中央公园项目顺利开工,东方公园片区顺利完成了土地出让,房屋征收及建设等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扎实进行。与此同时,我们编制完成了城区水系规划、绿化规划、市场布局规划,实施了陵州路改造工程,实行了城市管理“管、办”分离、市场化运作,城市环境和秩序明显好转,城市景观效果明显改善。(二)“两区同建”实现了大突破。从解决干部群众的五个担心(群众担心买不起楼、住不起楼、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生产不便、干部担心丢官丢位)入手,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促进了“两区同建”的顺利开展,改变了被动落后局面,进入了全市先进行列。目前,开工建设社区24个、产业园区87个,2000农户搬进了新居,复垦土地1763亩。
  (三)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做大产业、改善民生、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全县11个乡镇(陵城镇、开发区除外)进行了统一规划修编,为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奠定了基础。边临镇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和改革试点乡镇”。
  三、克服全球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增投入,强管理,二三产业实现新发展
  一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低迷的形势,统一思想,全力攻坚,保持了二、三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首先,以“4+2”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健康运行。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0亿元、利税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9.7%。成功入选“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顺利通过“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复审,新增“谷神”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个。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引进项目71个,总投资372亿元。恒丰工业园、新能源车产业园等8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云汇蓝星动力总成、聚辰电缆等28个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二是企业解困取得新成效。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干部群众十分担心、最为关心。对此,我们成立了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5个工作办公室,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目前,豆工坊、华越生物实现了重新启动,黎明、宝鼎、华茂等企业依法进行了破产重整,违法经营的老板被依法处理。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核销不良贷款的基础上,新增贷款2.8亿元。三是企业上市步入正常轨道。有4家企业成功挂牌,3家企业完成上市股改,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四是企业整体发展明显提升。全县纳税超100万元的企业达到107家,其中超500万元的33家,超1000万元的16家,分别比2011年增加28家、6家和7家。
  其次,三产服务业和外经外贸迈出新步伐。引进建设了美嘉居五金建材市场、黑马农贸市场。 201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同比增长19.1%;完成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
  四、战胜多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抓创建,促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新增长
  去年7、8月份,我县遭遇了自196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降雨量达到507.3毫米。面对特大汛情,我们干群同心,日夜奋战,充分发挥人工对天气的影响,抗灾自救取得重大胜利,农业生产获得丰收,粮食总产突破22亿斤,实现“十连增”。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全国20个超级产粮大县之一;被评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全省10个县市区之一。我们还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基地县”等称号。此外,全市三年大绿化开局之年,我们高标准完成了德滨高速、京台高速、幸福大道、德州东外环陵县段等重点、亮点工程,植树400万株,绿化率提高到29.8%。“小农水”、农业开发、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连年优秀,年引蓄黄河水突破2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收率达到8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农业引资实际到位2.06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万元,其中县农业开发办引进国家资金连续6年全市第一。
  五、以“亲民爱民、执政为民”重要批示为指引,惠民生,促和谐,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实现新提升
  不折不扣地落实惠农政策,将县财政70%的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加快初中进城步伐,投资8000万元新建的第五中学已经投入使用;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进修附小;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5处。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明显。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投入使用,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00处,新农合住院补偿比达到78.6%。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代表德州市迎接了省里的验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举办了“百姓大舞台”、少儿才艺大赛、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系列活动70余场。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八连涨”,养老金人均月增资200元;城镇低保由每月240元提高到260元,农村低保由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1800元。在建保障性住房1823套、竣工1185套,分别完成任务的109%和132%。民生工程进展顺利。投资1.79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网化工程369公里。全县60%以上的农村居民和城区居民一样,喝上了安全的“黄河水”,城乡供水信息化管理模式和建管一体化经验在全省推广。妇女创业小额贷款成绩优异,居全市第一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建了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化、常态化的“陵县模式”,建立了信访奖惩机制,越级上访下降46.8%,一举跳出了德州市上访大县的圈子,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县治安、刑事案件分别下降16%和21.5%。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宗教工作连创佳绩。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通过“12345”市民热线和网络监督,全年受理投诉电话13273件,处理网络监督65件,回复率100%,满意率99%。启动了政务服务大厅,实施了以“二号公章”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审批体制改革。此外,老年人、青少年、儿童和残疾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外事侨务、审计、档案、史志、邮政、通讯、气象、武装、人防等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主要体会有三点:
  (一)县几大班子的精诚团结,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新一届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虽然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工作中大家推心置腹,坦诚相待,坦荡做事,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都在心情舒畅地干工作,一心一意地干工作,心无旁鹜地干工作,形成了团结一心、共谋跨越的良好局面。(二)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实际,我们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把建设富强陵县作为第一要务。首先,我们提出了一个激励人心的目标──到十二五末,跨入全省发达县。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聚焦项目东区、马颊河生态岛、“4+2”产业园区、老城改造、镇域发展五项重点。为了突破这些重点,我们搭建了森淼、锦泰、伟诚、东城和陵县资产经营公司五大融资平台,破解了资金制约这一困扰我们的最大难题。实行了十大指挥部、八大产业办的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压实了责任,激发了动力,提供了可靠保障。一年来,我们的各项工作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一级抓一级,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三)拥有一支敢打敢拼、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关键所在。去年以来,全县上下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在夏季的抗汛救灾工作中,县领导率先垂范,昼夜坚守河口堤坝指挥战斗,各乡镇、各部门尽其所能、无私支援,广大基层干部及民兵抢险应急分队顶烈日、冒酷暑、扛沙袋、挡洪水,为之感动的农村老大娘义务为防汛人员送水、送饭,再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场面。在项目东区拆迁中,边临镇机关干部吃住在工地,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实现了“路修到哪里,拆迁就跟到哪里”。实践证明,陵县的干部队伍是一支敢打敢拼、勇于制胜的队伍,有了这支队伍,我们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各项工作的新胜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奋力攻坚,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不凡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关心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拼搏实干的结果。各位代表和委员为政府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对政府工作给予了热情关怀和极大帮助,各部门、各单位都表现出了很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府工作,向所有为陵县经济建设献计出力,向所有为陵县发展变化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矛盾与困难,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招商引资氛围不浓厚,效果不明显,引进项目少,尤其缺少国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项目。二是项目东区和马颊河生态岛拉开了框架,项目落地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大企业培植进展不快,缺大少强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形势没有根本改观,制约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因素依然存在。五是企业解困成效不够明显,有的解困方案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还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六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七是社会发展仍处于矛盾高发期和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较重。八是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有待提高,少数单位和个别干部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争优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推进力度不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3年工作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亲民爱民,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统揽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以 “德陵一体化”战略统揽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咬定“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主攻项目东区、马颊河生态岛、“4+2”产业园区、老城改造、小城镇建设及“两区同建”五大重点,突破资金制约、困难企业两大瓶颈,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社会和谐稳定四项保障,全力推动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加快富强陵县、品位陵县、幸福陵县建设步伐。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力争1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力争3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力争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力争20%。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快速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历史和实践证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快速壮大县域经济,既是“强县”的基础,更是“富民”的要求。 2013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工作中,坚持“4+2”产业园区、项目东区“两区”并进,致力培大扶强,着力优化环境,大抓招商引资,狠抓企业解困,力促县域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一)把“4+2”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作为主攻方向。 2013年,县经济开发区要以两年跨入全省一流开发区、五年建成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在大力完善提升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做大群体到做强企业的转变,从企业聚集到产业聚集的转变,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具体工作中,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培植大企业。对骨干企业进行重新排队,筛选10家龙头企业、20家重点企业、20家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培植。研究落实大企业培植的办法和措施,在项目建设、上市融资、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到年底,力争税收过3000万元的企业达到6家,过1000万元的20家,过100万元的140家。二是培育大产业。全力实施“5432”工程,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生物技术、新能源车、新型纤维纺织、新材料、装备制造、生态化工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到年底,力争六大产业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三是培养大企业家。深入开展“陵县企业家”、“陵县功勋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让发展好、贡献大、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老板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收入、社会上有威望。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对企业家进行定期培训。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田园路东延、扶丰街北延等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完善四供两排设施,提高沿路绿化标准,积极营造优美环境。规划建设以韩国电子、汽车配件产品为主的中小产业园区,吸引韩资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入驻。
  (二)把德州项目东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项目东区承载着陵县乃至德州市跨越崛起的希望。市委、市政府把项目东区的管理权和受益权全部放给陵县,既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对我们的考验。今年,要集中资源、集聚要素、集合力量,服务项目东区,加快项目落地,把项目东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区”、重大项目的“集聚区”和全市“10+3”产业的“承载区”。年底前,确保有15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形成轰轰烈烈、大干快上的发展局面。一是进一步强化人员力量,理顺管理体制,为项目东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人力支持、环境支持。二是加快台湾宇辰光电产业园、全国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等6个项目的建设步伐,力促舒华跑步机、瑞冬空调低碳科技园等5个项目如期开工,加大北京紫光元恒、西安西能控股等42个在谈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尽快落地。同时,强化与市产业办的对接协调,加强情况沟通,争取工作支持,借力各产业办信息渠道广、人员层次高、招商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更多项目迅速落户项目东区。三是建立健全快捷高效的服务机制,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从外商考察到项目签约、手续办理、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形成一系列规范完善、简捷实用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使项目东区成为全县招商引资的窗口。各位代表,按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投入强度,项目东区三年内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产出达到3000亿元,实现税收1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亿元,相当于我们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的9倍。届时,我们跨入全省发达县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把招商引资作为强力支撑。将2013年作为全县“招商引资突破年”,切实解决压力不够、氛围不浓、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实行“五路大军”集中招商,即八大产业办产业招商、四支招商分队和开发区专业招商、各乡镇党委书记重点招商、县直各部门全面招商、各重点企业以商招商,构建招商引资大平台。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每周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努力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到年底,各个乡镇、各大产业办、各专业招商队伍,确保引进一个过5亿,力争过10亿元的大项目。
  (四)把企业解困作为当务之急。我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05家,去年有9家企业出现了问题,占4.4%。应该说,这个比例根本不会影响全县工业发展的大局。但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是部分人谣言惑众、胡乱猜忌,人为放大了我们困难企业的个数和程度;二是个别企业负责人思想不积极、态度不端正,逃避责任,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全县形象。2013年,我们要把企业解困作为当务之急,按照既定的方案扎实推进。到年底,我县困难企业的状况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全县工业将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与此同时,把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位置,补齐短板。一是积极推进东方朔故里景区、“两湖”景区建设,逐步形成以马颊河生态岛为龙头、多家景区为补充的旅游、休闲度假格局。二是着力推进划行归市,启用美嘉居五金建材市场,建设东方公园商业综合体、黑马农贸市场以及汽配、农机、便民服务等专业市场。三是抢抓德龙烟铁路即将通车的机遇,规划建设德龙烟铁路大型物流园区,打造鲁西北物流集散中心。
  二、大力推进城乡建设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战略决策,在全国必将掀起新一轮城乡大建设的热潮。我们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借势而动,坚持德陵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化“三化引领”,推进县城(老城)、马颊河生态岛(新城)“两城同建”,构建“县城—新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打造生态宜居、富有品位,群众满意、陵县自豪、投资者向往的特色文化名城。
  (一)打造新城。就是兴起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的热潮,打造马颊河生态岛新城。主要抓好两大块:一是投入16亿元,完成以“三横一纵一环”和“两河一湖”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两河环抱、绿道环绕、河湖贯通、路网完善”的框架格局。二是投入120亿元,以纬十二路为轴,布局黑马双子楼、杭州绿城、天沐温泉等一批重大项目,打造新城核心区。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三点:第一是加大宣传。使马颊河生态岛闻名全国、斐声京津济。第二是扩大招商。按照国家一级休闲度假区的定位,大招商、招大商。第三是大力建设。坚持BT建设模式为主、县直部门承建为辅,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6个落地项目和22个在谈项目,加快进度、快出形象,为“三年成型、五年成城”奠定坚实基础。
  (二)改造老城。去年的老城改造,使我们探索了经验、坚定了信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广泛参与。今年,要在去年实现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形成在建一批、拆迁一批、群众搬迁入住一批的新格局。计划投入44亿元,实施9大类共53个项目,主要抓好四大工程:一是房屋征收工程。投入20.81亿元,实施东方公园片区、菜园村周边片区等4大核心片区拆迁改造工程。二是民生改善工程。投入6.84亿元,实施人民公园片区安置房、南街安置房、幸福东岸三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客运中心等10项民生改善工程。投入1.76亿元,实施颜真卿文化广场、内外护城河、陵州路西段及鬲津河西段、东出口公园等7项景观改造工程。三是城区管网工程。投入3.34亿元,实施南环路排水、城区污水管网、城区供水管网等工程,完成城区集中供热一期项目。四是城市路网工程。投入1.86亿元,实施德州东外环南延、丁东路东延、陵县东环路北延、纬十二路东延工程,完成全长20.18公里的陵县大外环建设,拓展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投入1.4亿元,实施全长17.6公里的东内环路、颜城街南延、黄办路、政府街南延等10条城市街道改造。投入2.39亿元,实施全长55.1公里的陵县—前孙路、314省道、315省道3条周边道路改造。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和“两区同建”。小城镇建设和“两区同建”是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县小城镇建设起步晚、规模小、功能差的实际,对13个乡镇街区进行重新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版块。依据全市“四纵三横”路网规划,把国、省道沿线的糜镇、徽王、郑家寨、神头作为中心镇,其中糜镇为全县的次中心,沿交通干线布局50个大型农村社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马颊河生态岛为前沿,4个中心镇为纽带,50个农村社区为基础的“1+1+4+50”的现代城镇体系格局。一是分批有序启动小城镇建设。按照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将糜镇、于集、边临镇、丁庄等县城周边乡镇作为第一批次加快建设,实现当年大变样。适时启动徽王、郑家寨、神头三个中心镇及其他乡镇驻地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是确保薛庄、纪家、五李等12个在建社区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其中11个社区(薛庄除外)开展续建。第二是启动糜镇湾头社区、于集张西楼社区等5个已批未建社区。第三是结合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10个乡镇驻地大社区建设。三是同步实施产业园区建设。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所有社区均启动产业园区建设,让群众生活在社区,工作在园区,幸福提升在“两区”。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把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积极构建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四化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档升级这一中心,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建设高标准示范工程,引领和带动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加大沟、渠、路、桥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骨干河道治理,对马颊河下游以及德惠新河、禹临河、朱家河进行清淤治理,维修改造配套涵闸,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卡脖子”工程及“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下气力搞好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新建徽王5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将全县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由15万亩扩展到20万亩。继续实施“十、百、万”高产创建工程,进一步巩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地位,全年粮食总产力争突破23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完成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三)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以蔬菜优质种苗繁育基地、有机蔬菜标准园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品质蔬菜、有机蔬菜。加快黄淮海玉米研发中心、鲁研小麦种子研发中心建设进度,尽快签约落地高效生态示范园、江南园林等项目,用农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
  (四)深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广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引进一批全国知名的“种、养、加”龙头企业。力争每个乡镇新发展一个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新建一处200亩以上的苗木培育基地,新引进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发展3000-5000亩的种粮大户。
  (五)大力度实施三年大绿化工程。重点做好马颊河两岸、104国道、249省道、314省道、315省道的绿化任务。对小王庄林场进行资源整合,建设多功能万亩生态园与省级森林公园。
  四、全面发展民生事业
  加大财政用于民生力度,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环境和谐化、生态环境友好化、民生工程常态化,让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生活得更舒心、更踏实、更幸福。
  (一)以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为重点,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强化技能培训,完善服务体系,增加就业岗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实施教师补充、“初中进城”工程,加快陵县江山实验学校和进修附小建设进度,规划建设镇驻地高标准小学和幼儿园,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2%。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社会养老体系。结合小城镇建设、“两区同建”,改造提升乡镇文化站,建设村级文化大院,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二)以提标扩面为重点,提高弱势群体保障水平。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和2000元,低保人群扩大到19000人以上。创建2个县级残疾人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市级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继续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
  (三)以治安防范和安全生产为重点,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施“天网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等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机制,促进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努力消除事故隐患, (下转四版)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要 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