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深入实施“一心两线双工程”,促教育教学质量蝶变
乐陵: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乐陵市教体局代表队在乐陵市合唱比赛中获特等奖第一名


花园中心小学开展劳动实践课


杨安镇中学“阳光大课间”,学生做广播体操


乐陵市实施“冬暖夏凉”工程,实验小学教学楼全部安装空调


  文"图记者于春芝通讯员赵世振庞建磊
  7月22日,乐陵市2023年青年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江苏南京举办。5天的培训,市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和部分农村骨干教师纷纷表示,听完知名校长、专家的精彩报告,深受启发、收获满满,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教师“走出去”,得益于我市实施的“强教乐培”工程,如今,这一工程已经惠及全市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市将教育提到优先发展的位置,提出了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目标。面对新任务,顺应新形势,乐陵大力实施系列创新举措,提出“一心两线双工程”,即教育教学质量一个中心,高效课堂建设和干部教师培训两条主线,“强课乐学”和“强教乐培”两项工程,探索区域教研可持续发展范例,助力乐陵中小学教育实现良好衔接,教学质量实现华丽蝶变。
  强课乐学 打造高效课堂模式
  减负提质,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在阜平小学,扎实练好基本功,已经成为老师的共识。
  钢笔字、粉笔字是教师站稳三尺讲台的必备专业技能。该校大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练兵,通过开展自我练兵、基本功竞赛等方式,督促青年教师强化训练、夯实教学基本功。
  “5年来,阜平小学共招聘青年教师105名,专业素质比较强,但在教学基本功方面还存在差距。”乐陵市阜平小学校长马丙华说,学校通过基本功作业布置、作品点评、基本功技能比赛、过关考核等方式激励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同时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成绩和表现列入年度考核,作为专业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书写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写教案、板书、改作业、写评语都离不开书写。”阜平小学青年教师陈凯对书写深有体会,“原来是学校要求练,现在是大家主动练!”
  去年,全校组织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并将比赛成绩列入年度考核的评价指标。这是该校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双减”形势下,市教体局抓住教学改革高效课堂建设和干部教师能力提升两条主线,着力打造“强课乐学”和“强教乐培”两项工程。
  “‘强教乐培’工程,以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促教育教学健康持续提高为目的,按照‘整体规划,分层递进,突出骨干,面向全员’的原则,构建了全市统筹、以校为本、基于课堂、注重创新、精准评价的中小学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乐陵市教体局党组成员、教研室主任李学武表示。
  依托“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推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
  同时,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秀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快速成长,培育新力量,推动教师队伍素质迅速提升。
  在开元中学,“青蓝工程”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常规动作。青年教师王莹进入开元中学后,与骨干教师苏静结对,很快就从刚毕业的懵懂新人变成了“站稳讲台”的语文教师,取得了山东省优质课二等奖的成绩。“师徒结对这一平台让我获益良多。”谈及“青蓝工程”,王莹分享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
  “青蓝工程”,既有激励和引导,又有约束和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教育竞争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一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师来引领、推动。我市中小学把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管理要务,以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构建高质量教育培训体系,持续推进干部教师培优育强,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干部教师综合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干部教师队伍。
  在“强课乐学”工程中,乐陵贯彻省市强课提质要求,总结课改经验,提出了“1115”高效课堂架构,即一个理念——学为主体,一个工具——导学案或助学单,一个组织——学习小组,五个课堂流程——导、学、展、测、结,使全市各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有了统一的遵循和参照,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花园镇中学校长刘玉龙介绍,以“1115”高效课堂架构为基础,学校致力于“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建设,着力推进“目标问题化”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有参与感、价值感。
  校长引领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李校长讲课既结合乐陵实际接地气,又有高度,让我有了‘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视野,根据学校特色,我们开设了劳动实践课。”花园中心小学校长张建新是“李升勇名校长工作室”的一员。每次听课,他都感觉受益匪浅。
  去年,借助齐鲁名校长,乐陵成立“李升勇名校长工作室”,像张建新一样,有41名小学青年教育干部跟岗学习;在实验中学、开元中学、花园中学成立3处初中青年干部培训基地,21名初中青年干部每周到校跟岗一天。
  乐陵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海东表示,缘于名校长工作室和干部培训基地,一批热爱教育、懂教育、会管理的专家型校长成长起来。同时,乐陵实施改革,设立校长职级,根据综合评价从高到低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级,引导校长向专家成长。
  配合职级制改革,乐陵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发放校长职级工资,职级越高,聘任条件越严格,待遇也就越高。
  张建新原是孔镇镇赵桥小学的一名副校长,2019年8月因笔试、面试成绩突出,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最终成长为一名校长。在他看来,“有业绩就有地位”。
  根据规定,校长职级一年一评,突出业绩、实践和能力导向。考核结果与校长职级和待遇正相关。这样一来,校长就有了“品牌价值榜”,高下一目了然。
  刘玉龙先后在3所学校担任副校长、校长,在哪里干,哪里就出彩,三所学校都成了特色名校,办学水平有目共睹,因此职级高居榜首。
  5年前,杨安镇中学设施老化,生源流失。原在市教体局教研室担任教研员的王潇雨,担任该校校长后,学校旧貌换新颜,办学水平跃居全市前列。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从原来的500多人增加至现在的1200余人,城区回流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4年获得县市级荣誉30余项。
  乐陵市持续推进以“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绩效工资、干部公开考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用足用好教育奖励基金,给成绩突出、贡献大、有能力的校长和教师予以重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培养好、使用好,通过改革激发干劲、激发活力。教育部门每年根据考核对校长职级进行动态调整,去年调整优化31名学区主任、中小学校长,13名业绩突出、年富力强、懂业务、善管理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教师、校长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教育综合改革顺势推进,我市在多个领域站到了教育改革的前沿。乐陵市实验中学作为德州市初中优质学校联盟多次在论坛中进行经验介绍。
  我市在发挥“名校长”“好校长”引领作用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品牌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今年初,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从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让集团化办学成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市教体局副局长齐国强表示,市教体局将采取优质学校设立分校区、薄弱学校委托优质学校管理、新建学校划归优质学校管理等方式组建紧密型的教育集团,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等纳入教育集团管理,积极推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育并举 助学生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乐陵各中小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开元中学,学校设置55门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人人有特长,个个有自信”,这是学校的目标。“把学校文化打造好,把学校课程设计好,认真落实好‘双减’政策,让我们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长高智生说。
  杨安镇中学推出的“阳光大课间”,把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40分钟,其间,不仅有跑操、花样跑操、广播体操等,还将德育穿插其中,分为“历史上的今天”“新闻两分钟”“齐诵古诗词”“文学常识记”“红旗下宣誓”“重温校训”等六大模块。
  实验小学在德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创建完整的德育活动体系,让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同行。“文化小使者系列活动”“三八感恩周”“才艺展示月”“国风古韵”等活动,在学生的心田播撒民族文化的种子;“抖空竹”“踢毽子”“太极扇”等一系列民族特色体育活动,让强身健体与文化传承融为一体,而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绝活,“戏曲进课堂”,奠定了学生高雅的人生品味;“周末市场”“家庭留学生”等实践活动,更开启了学生走向社会之门。
  花园中心小学设置14个社团,包括象棋、编织、阅读、篮球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开展劳动教育,传承农耕文化,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市中小学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共同目标。各校通过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满足新时代多元化育人的需求。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学校注重加强家校合作。比如,阜平小学构建“12345”模式,深化家校共育,即秉持“1条教育理念”——家庭、学校、学生间的“铁三角金字塔”理念,努力做好“2个扎实开展”——扎实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和家长委员会协同工作,积极举办“3个活动”——家长会、家庭教育论坛和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严格落实“4个加强”——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科学评价,用心做到“5个坚持”——坚持家校共育目标层次化、家校携手共育内容序列化、家校携手共育途径网格化、家校携手共育课堂化、家校携手亲子共读常态化。
  一系列改革,让乐陵取得了看得见的进步与成果:入选德州市第一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2所,入选“山东省第四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2所;有齐鲁名校长1名,齐鲁名师2名,省级特级教师7名;入选2023“齐鲁最美教师”和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省级选树活动候选人名单3人。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乐陵:打造区域教育高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专题】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