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记忆中的红薯窖
  那些年的乡下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着属于自家的红薯窖,专门用来储藏自家的红薯。
  其实,红薯窖很简单,就是一块硬质的土地上,挖一个大洞似的深坑,一般都是口小底大。深秋时节,将收获后的红薯,就这样一块块地放进这红薯窖里,供一家人慢慢食用,小小的红薯,可是甜蜜着一家人的整个冬日时光啊!
  忘不了儿时到红薯窖里去取红薯时的情景,每次下去取红薯之前,父亲都要先把盖在红薯窖上面的盖子掀去,让其通通风,如果是长时间没有掀开过,在通风一段时间后,还要再往里面用一根绳子放一盏燃着的煤油灯,看灯是不是熄灭,不熄灭,说明里面氧气充分没有危险,如果灯熄灭了,代表里面的氧气不足,这时人是不能下去的,否则真的就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红薯窖的入口不大,所以去红薯窖里取红薯,一般都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父亲先是将我的腰,用粗大的绳子捆住,之后将我慢慢地放进窖井里,之后他再慢慢地放下一个筐子或者篓子来,我在红薯窖底下,将一块块红薯放进里面,放满后,就大声呼喊父亲,听到喊声,父亲就会将红薯提上来,看着父亲在一点点地提升着装满红薯的筐子或篓子,在我的头顶上晃晃悠悠地往上升,我会躲在角落里,生怕它会掉下来砸到我,而我往上看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那篇课文里学到的“坐井观天”的蛙,我想我现在的样子,不就是它那滑稽可笑的样子吗?
  父亲将红薯提上来之后,就该提我了,还是一根绳子放下来,按照父亲教我的方法,紧紧地系在腰上,系好后,就大声告诉父亲系好了,父亲就会用力将我一点点地向上拔,看着离井口越来越近,心中就觉得越敞亮,直至完全拔出井口,一次下红薯窖取红薯的过程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下,这红薯则是一家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粮啊,不像是现在,这红薯啊,在老百姓的餐桌上那是可有可无。
  哪像现在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那靠着红薯养活人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了,尽管现在乡下人还在种植红薯,但早已没人再挖这红薯窖了,秋天收获后的红薯,留下一点自家吃,吃不了的卖掉,或者制作成红薯粉条儿,这粉条儿啊,也是乡下人的最爱。红薯窖,就这样慢慢地退出了乡下人生活的舞台。
  在我们这里,一到冬天,大街上就会有推着车吆喝着售卖烤红薯的,离得远时,若有一阵顺风吹过来,你就会闻到那浓浓的红薯香味儿,甜甜的,暖暖的。若是靠近了,闻着这香味儿,看着那黄色的或者白色的瓤,真是让人忍不住啊,赶紧买上一两块,大口小口地吃掉,心中是满满的幸福,嘴里是满满的甜蜜啊!
  在那缺吃少穿的岁月里,这红薯,被切成片晒成干,之后再被磨成粉,蒸成红薯面的窝窝头,也是乡下人家舌尖上的最爱,说是好吃,其实也谈不上,只是在那些缺吃少喝的年月里,这些可都是救命的东西啊!不管多少年之后,想起这红薯面的窝窝头来,我还是会忍不住想念,那种韧劲十足的甜甜的窝窝头,现在想想还是很好吃的。
  当红薯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的时候,这红薯窖啊,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像乡下很多的老物件一样,它们只能在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里,温暖着他们心中的一段悠悠岁月了。□路志清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记忆中的红薯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