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乡村剃头匠
  人到了一定年龄,经常会不知不觉忆及往事,这些年夜深人静之时,我的脑海里总是情不自禁地闪现出一组画面:细碎的晨曦里,炊烟袅袅升腾,土墙斑驳的老街深处,一位老人挑着一副担子,晃晃悠悠地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并不时地吆喝着:“剃头啰!剃头啰!……”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乡村剃头匠是一种走村串巷做理发生意的手艺人,由于经常来,连村子里的狗也把他们认熟了,围着摇头摆尾不会发出一声吠叫。剃头匠们都有一副视若至宝的行头,我们乡下人称之为“挑子”,那是他们养家糊口、赖以生活的家什。所谓挑子,即一副扁担,一头是挑着用于烧水的火炉和助燃的风箱,一头是挂着荡刀皮、洗脸的毛巾、黄铜脸盆、理发的工具箱及一把可以折叠的木椅。乡村剃头匠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有时在村口的古树下,有时在朝阳背风的墙角处,只要有人应答,他们还可以直接放下挑子,张罗营生。那时,剃头不像现在这么讲究,乡下人多喜欢简单利索,要么剃光头,要么理平头。剃头匠简单询问,就分别依照客人需要,不同的头型准备不同的工具,剃光头的,就用剃刀刮;理平头的,就用推子推。剃头的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孩童,当然有时也会有个别年轻的庄稼汉子忙里插空,顺便请他们剃的。
  开工之前,先烧水,等水烧热了,剃头匠也穿好了干活的衣服,把脸盆里兑好水后,就笑眯眯地招呼客人坐下,随即在客人的颈上扎上一条毛巾,然后让客人埋下头,用温水浇湿,打上肥皂。那时乡下没有洗发水,一般都用肥皂或洗衣粉代替。肥皂沫抹匀后,时而单手慢挠,似行云流水;时而双手急搓,如雨打芭蕉。轻重尽随人意,张弛自有节奏。洗头时剃头匠还会与客人聊家常,比如庄稼收成如何,家中有几个孩子,都做什么职业等等,聊着聊着头就洗好了。
  接着是剃头。剃头匠给客人系上围布,一手按在头上,拇指将头皮微微往上撑,意在让皮肤绷紧,一手拿剃刀便在客人的头上游走,随着“咔嚓咔嚓”声响,湿漉漉的头发杂草一般直往下掉。剃头匠神情专注,手法娴熟,锋利的剃刀在他手上运用自如,绝无丝毫差错。剃头的人躺在木椅上,微闭着双眼,惬意地享受着那美妙的感觉。剃头是一个技术活,剃得好,不光头干净光洁,还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特别舒服。剃得不好,则会让人感到些许的疼痛,甚至划破客人的头皮。
  当然,剃头匠除了给大人剃头外,还常为小孩子剃头。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给小婴儿“剃胎头”了。那时,乡村有风俗,小孩满月或百日时,家里人照例要请来剃头匠为其剃除胎发,因为孩子人小肉嫩,又动来动去,极不便用刀。为了哄孩子不哭不动,不少剃头匠还一边剃一边唱:“金刀先剃状元头,剃后头发青油油;二刀再剃卧蚕眉……”直哄得孩子乖乖的,主人也乐得眉开眼笑。
  如今,乡村再也难觅剃头匠踪迹,这个行业与时代渐行渐远,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虽然残留在我心间的只是一抹淡淡的童年印记,但我依然怀念那些淳朴勤劳的剃头匠,因为他们永远是我梦中沾湿床头的乡愁里,美好的回忆与牵挂。□姜宝凤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村剃头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