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春节“老味道”
  □张海英
  当人们开始抱怨春晚越来越没意思;当拜年这一仪式也可用手机代替;当年夜饭和平时饮食所差无几,年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淡了。然而,那些搁浅在旧年的记忆,在年终岁尾总会呼啦啦地跃下眉间、跳上心头。
  小时候,盼过年。觉得一年是那么漫长,总是盼不到头。原因是只有过年才可以穿新衣服,吃香喷喷的鸡鸭鱼肉,才可以有压岁钱。从记事起,隔一段时间,就问娘:“嘛时候过年呢? ”“该过年的时候年自然就会来的。 ”现在揣摩这句话该是多么有道理啊,其实,世间万事万物不都是这样啊?譬如时间,它不会因为谁的殷切期盼而早早到来。
  记忆中,过年最大的期盼之一是娘做的大锅炖肉。邻村有一个常年卖猪肉的,一进腊月,父亲就和他打好招呼,给我家留一挂猪下水。煮肉的前一天晚上,全家老小就开始忙活起来。因为猪头和猪蹄子上面都留存着拔不净的猪毛,父亲就把蜂窝煤炉子烧得旺旺的,把煤火钳子烧得通红,然后就开始烫猪毛,随着“嗤”的一声,一缕白烟升起,同时飘出难闻的气味。娘则在一边忙着把那些大肠、小肠在水里翻个遍,反复地揉洗,直到干干净净为止。
  最高兴的莫过于下水肉下锅。父亲把能放的调料全部放齐,葱、蒜、花椒、大料、肉蔻……一应俱全,接下来烧火的任务就落在娘身上,我们小孩子也不敢轻易用的。火候非常重要,轻了,肉不烂;重了,怕落锅。当丝丝缕缕的肉香不住地往鼻子钻时,我们的脚就被厨房勾住了。待住了火,父亲就吩咐母亲各样切一小盘,我们都趁热尝尝鲜,那一顿饭我们都会吃得心满意足。剩在锅里的那些就留给正月里来家拜年的亲朋吃。待客,除了各种煎炸、蔬菜外,来一盘下水肉也算“锦上添花”。逢年煮一锅下水肉成了我家多年的保留节目。一直到现在,每当家里煮下水肉,父亲一个电话,我们就齐齐回家。
  待亲朋互拜差不多了,年味变得稍淡,锣鼓喧天的战鼓秧歌队又把节日渲染得热烈起来。印象最深的是,周围村里的秧歌队,轮流来巡演。各具特色的秧歌把街道点亮,与此同时,也让人们的心一起欢悦起来。踩高跷、划旱船、荷荷灯……形式不一、井然有序。甚喜姥姥村的荷荷灯,那些灯都是薄薄的白纸糊的,里面放着小小的蜡烛,任凭执灯的人如何东摇西晃,它都不会倒下,儿时的我,总担心蜡烛会把灯点燃喽。结果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那时候,大街上的路灯是昏暗的,荷荷灯的出现让人仿佛有了“秉烛夜游”的韵味。扭秧歌的多是大姑娘、小媳妇,穿得花红柳绿,抹得姹紫嫣红,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身材袅娜,摇摇摆摆间随着“伞头”一声哨响,队形不停变换,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个村子表演完,又跑向另一个村子。村民把淳朴的民风演绎得风生水起,把节日的气氛营造得热烈浓郁。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味蕾也变得挑剔,过年的方式多元化,但对比记忆中年的味道似乎少了点什么。到底少了什么呢?我在寻寻觅觅。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春节“老味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