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倾力打造全域“天然氧吧”
作者:周宁宁
  朱集镇以鲁冀边界生态防护林带为依托,借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南枣北林”两大基地,进一步改善整体环境——
  日前,在鲁冀边界漳卫新河南岸,数百名村民正忙着给刚栽种的新苗木抹芽,喷药,浇灌……这是我市朱集镇高厦言村一个月来每天都能看到的场景。
  “我们得好好保护这些树苗,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钱袋子……”当地村民蔡金忠告诉笔者。
  据了解,朱集镇北靠漳卫新河,地处鲁冀两省、乐陵、庆云、盐山三县交界,是我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5个乡镇之一,共涉及镇北部高厦言、肖家等33个村庄、 2.1万亩耕地。今年一开春,高厦言村通过土地整建制流转,腾出1300多亩地用于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是朱集镇国家储备林项目首个启动建设的村庄,也是我市首批启动建设的村庄之一,共栽植白蜡、国槐、榆树等21万株,目前已进入后期抚育管护阶段。
  “朱集镇北部的这33个村北邻漳卫新河与河北省隔河相望,虽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过去总体条件不是很好,自从去年重修了南临贯穿宁津、庆云的东西大动脉大庆路,交通非常便利,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我们充分借助国家经济储备林项目,积极宣传动员,将沿途耕地全部流转给项目方,采用带状、块状混交林模式,种植优质高效多功能树种,不仅能为国家储备木材,进一步改善镇北部整体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还能给老百姓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沿途的党员群众都非常支持。”该镇镇长、项目负责人孙玉贵介绍说。
  为此,该镇以鲁冀边界生态防护林带为依托,借助国家储备林项目,将镇北部冀鲁边界33个村的2.1万亩土地全部流转给项目方,种植国家储备林木,打造镇北部国家储备林基地。
  朱集镇镇北部国家储备林基地,紧邻朱集镇南部枣主产区,恰与东西走向的大庆路形成天然分界线,南北呼应。于是朱集镇党委政府提出了 “南枣北林”的生产发展格局,在镇北部打造国家储备林基地的同时,以镇南部千年枣林为依托,借助“两权”抵押贷款政策,进一步打造镇南部枣树流转保护基地。
  “自去年5月份以来,朱集镇为了更好地保护枣树资源,全面推行枣树整建制流转,村村建起合作社,将村内枣树流转给合作社,再以合作社为单位,将镇南部枣产区的3万多亩土地全部整建制流转给市城投公司。粗算下来,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枣树补贴,每年每户均增收2000多元。”该镇枣树流转办公室负责人李宁算了这样一笔账。
  朱集镇 “南枣北林”的发展战略布局与东西向大庆路、南北向旅游路两大发展轴线相互贯通,可形成镇南红枣产区与镇北储备林区的南北呼应、高效衔接和互动发展,实现全镇林地无缝隙全覆盖,进一步打响朱集镇 “天然氧吧、养生天堂、生态枣乡、醉美朱集”特色品牌,推动朱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周宁宁)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倾力打造全域“天然氧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综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