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出去,外面就是一片天
——记打拼在天津的乐陵人之创业篇
作者:杨德林李根
  德州新闻网讯 □杨德林 李根
  编者按 7月7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 《京津乐陵人 港城农民工》大型采访活动首赴天津,德州日报记者部主任杨德林、副主任李根应邀参与此次采访,并采写打拼在天津的乐陵人之创业篇、诚信篇、服务篇等三篇通讯,从多个角度对我市在津塘地区之创业群体和创业精神予以讴歌和解读。三篇佳作近日将在 《德州日报》并本报重点位置同步刊发,敬请关注。
  在天津,大约有10万人来自乐陵,他们离开家乡,凭着吃苦耐劳、敢闯敢创、坚忍不拔的精神,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在陌生的城市站稳了脚跟,在不同的行业里成就着自己的事业。
  日前,记者远赴天津,走近这一特殊群体,去探索天津卫的“乐陵现象”。
  港口,天津梦开始的地方
  天津港,盛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
  一艘10万吨货轮安静地停泊在泊位上,高大的桥吊正在装卸货物。而负责指挥装卸的正是45岁的装卸队长苏现凯。
  1986年4月,18岁的苏现凯从乐陵老家来到了天津港成为了一名装卸工。那时,港口作业还是手搬肩扛。平均每包180斤重的杂货,苏现凯每天一扛就是几十包,“每天下班后,走起路来双腿沉得像灌了铅似的,肩膀像被火燎着那样灼疼。”提起那段经历,苏现凯仍记忆犹新。尽管如此他还是咬牙坚持。
  2004年初天津港劳务公司成立五洲集装箱码头装卸队,苏现凯通过竞聘开始担任五洲装卸队队长。 “作为外来工,单位这么信任自己,一定要干好”,凭着自己18年的集装箱作业经验,苏现凯率领的装卸队不断总结经验,在2010年10月,苏现凯带领装卸队,刷新了船时效率每小时458箱的天津港集装箱船时效率最高纪录,那一刻他坚信:“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外来工,一样可以创造出时代的强音。”
  多年的拼搏换来的是沉甸甸的荣誉:2007年4月27日苏现凯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两项殊荣。之后,他又先后获得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新港重新开港60周年功勋人物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010年,苏现凯和滨海新区的1000名“优秀外来建设者”光荣地成为天津市民。
  乐陵人与天津港结缘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几名村民来到塘沽从事修路、建筑等工作。 1984年,第一批550名农民劳务工正式进入天津港作业。如今,在天津港的乐陵劳务队伍已成长壮大到5000余人,占外来务工人员的40%,他们中涌现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段辉山、李光勇等一大批先进,他们也在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天津梦。
  经商,要想不受罪,闯闯天津卫
  乐陵与天津同属环渤海经济圈,地缘相近、人脉相通,历史上乐陵有“一辈子没有到过天津卫,死了是个窝囊废”的说法,乐陵人抬脚就“闯天津卫”。
  1980年出生于乐陵黄夹镇赵古屯村的赵华新,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回家,看着父母每天辛苦劳作,劳累奔波,赵华新暗暗立志: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按照老辈人说的“要想不受罪,闯闯天津卫”。他从亲戚家借了200元钱,背着铺盖只身奔到塘沽。
  打过工、开过店,后来,赵华新选择了做废旧物资回收生意:从起初的蹬三轮车吆喝:“收破烂”到后来定点收购,再到收购工厂废旧下脚料。由于他本人为人处事处处遵循诚实守信又吃苦耐劳,博得了企业的认可和帮助,随之生意越做越大,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虽然生意做大了,但赵华新仍然没有放弃学习,他先后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取得了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文凭。“要想有出息,光靠勤劳是不够的,没有知识、技能,很难向前发展。 ”
  经过多年积淀,2008年,赵华新成功转型,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天津市宏远服务有限公司,开始与顶津饮品天津厂,顶津饮品葫芦岛厂,顶津饮品西青仓库,天津一化、大沽化工、美国劲量电池天津公司做废旧物资及劳务派遣服务。现在,他公司业绩成倍增长,每年销售收入达1500万元,年创利税达100多万元。
  在天津数量庞大的乐陵籍创业者中,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经商的历程各不相同,掌握的信息和拥有的财富也不尽相等,赵华新只是其中的一位,但他从一名基层打工者做起,依靠个人的勤劳智慧,拼搏进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迎难而上,成就了一番事业,这几乎代表了乐陵人外出经商的基本轨迹。
(下转二版)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走出去,外面就是一片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