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抢抓机遇 开放创新 实干争先奋力肩负起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在中国共产党乐陵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摘要)(2012年1月7日)鄂宏达
作者:三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乐陵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在机遇挑战并存、竞争压力增大,亟需跨越赶超、立志后来居上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召开的。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动员全市党员干部勇担历史重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乐陵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一、过去的五年,在压力下起步,在竞争中奋起,实现了既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综合实力持续攀升。我们立足于建设新型中心城市,启动了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区建设;修建了新西环、新东环、新南环,引进了义乌国际商贸城、黄三角会展物流中心、五洲国际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将城市框架拉大到26平方公里。我们着眼于保障改善民生,累计投资近百亿元,实施了200多项基础设施工程。我们致力于经济发展,培育了 246家规模以上企业,成为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 2009、 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德州市 “经济发展一等奖”。2011年,预计全市实现 GDP160亿元,是2006年的 2倍;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3.5亿元,是2006年的2.1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 10900元,比 2006年增加5400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亿元,是2006年的2.3倍。
  (二)发展条件进一步成熟、外部环境不断优化。从战略机遇上看,我们挤进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重点战略。在省政府30个专项规划中,有26项规划285处列入乐陵。从科技支撑上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成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从区位交通上看, “两高一铁”加快建设,明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后,区位交通优势势必凸显。从区域合作上看,我们分别与天津、深圳、青岛等发达地区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国电、青建、中再生、汇源、康师傅等一大批央企、国企、名企纷纷前来投资。五年来,我们共新上市级以上重点项目260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个、德州市级重大项目31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7亿元。
  (三)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人心思进成为共识。我们把握大势、抢抓机遇,高点定位、科学谋划,以 “融入黄三角、实现新崛起”为总体目标,以打造 “4+3”现代产业体系为统揽,以工业强市为第一战略,以招大引强、企业扩张为第一重点,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以优化环境为第一保障,着力突破土地、金融、人才、交通等瓶颈制约,集中力量构建 “一核三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成绩来之不易,催人奋进;经验弥足珍贵,更须牢记。建国后特别是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的宝贵经验,是我们推进跨越发展的制胜法宝。
  第一,必须始终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工作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用发展的理念统领全局,用发展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发展的成果凝聚人心。
  第二,必须始终把“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作为重要手段,在把握大势中提升前瞻性,在结合实际中提升实效性,着力增强干部群众面对机遇只争朝夕、自我加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三,必须始终把“开阔眼界、提升境界”作为长期任务,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开放的大深入、大突破,以素养大提高激活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
  第四,必须始终把“敢于争先、敢于担当”作为基本要求,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责任不绕弯、遇到困难不撤劲,形成高标准、快节奏、大力度、无障碍的发展气势。
  第五,必须始终把“以为定位、有为有位”作为根本导向,引导干部群众实干不争论、苦干不抱怨、巧干不折腾,团结奋进,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实现价值、换取尊重、赢得未来。
  第六,必须始终把“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作为工作基点,着眼于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破除 “官本位”意识,努力推动党员干部在主动服务的过程中重教育、多引导,在听民意、解民忧的过程中集民智、聚民心。
  二、未来的五年,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将成为主基调,开放创新、实干争先将成为主旋律
  今后五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建设幸福乐陵为新追求,以打造 “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以构建 “4+3”现代产业体系为载体,集中要素抓投入,高点定位抓建设,不折不扣抓民生,端正风气抓环境,开放创新,实干争先,力争五年时间综合实力跻身德州前列、达到 “黄三角”区域中游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3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6%;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持续快速增长。
  ——发展方式转向高效生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 50: 41; “黄三角”循环经济示范园成为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单位万元GDP能耗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林木覆盖率达到54.5%,高效生态农业、水源地和水系林业等各类生态功能区得到严格保护。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35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0元、年均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大幅提高;城镇化率超过45%,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文化建设明显加强。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抓好体制机制和能力作用建设,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诚信、开放、包容、自强的枣乡精神;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繁荣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妇儿老残、社会治安、司法、教育、科技、人才、武装等事业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开展文明、卫生、生态创建活动,把和谐乐陵建设推向深入。
  各位代表,同志们,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市上下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抢抓机遇、跨越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先于一切;是利民之基,必须高于一切;是和谐之本,必须重于一切。这个道理一定要反复讲,这个理念一定要牢固树,这个要求一定要落实好。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要以建设幸福乐陵为新追求。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要以打造区域性节点型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
  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要以构建 “4+3”现代产业体系为载体。
  三、集中要素抓投入,激活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内驱动力
  (一)转方式调结构明确投向。一要围绕构建 “4+3”现代产业体系抓投入。以产业园区建设、重点企业扩张升级、产业链条延伸拓展为重点,倾力打造1个500亿元产业集群、2个300亿元产业集群、 4个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二要围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抓投入。坚持做强二产,鼓励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在技改、研发、扩产、营销等方面加大投入,服务推动中小配套企业集群发展;坚持做大三产,狠抓大高名外项目的投入;坚持做优一产,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优化投入,实现既富农民又富财政。三要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抓投入。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等的制定实施,紧紧盯住政策导向、投资热点吸纳上级财政和社会投入,借力加快产业发展;主动研究掌握涉及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的农业水利、教育、医疗、居住、节能减排等惠民政策,提前谋划、定向投入,整合上级支持,做成一批关系长远发展和群众利益的大事实事,提升承载力,打造新亮点。
  (二)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增量。坚决摒弃盲目排外的陈腐思想,坚决打击非法竞争的恶劣行为,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全面主动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在快速形成投资增量、财源增量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竞争机制,放大 “鲶鱼效应”。要打造专业队伍,在招商引资中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以招商队伍素质的提升促进招商引资质量的提高。要明确招商主线,围绕 “4+3”现代产业体系,主攻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财税贡献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广泛加强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宣传推介乐陵,学习借鉴经验,改变思维方式,提升思想境界,进而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
  (三)服务企业扩张放大存量。一是,坚持用大企业家打造大企业。力争五年内培植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2家、过50亿元的5家、过20亿元的10家。二是,坚持用高端技术打造高新企业。鼓励企业加大对人才科研开发、技术设备改造、管理营销创新、规模整合扩张等方面的投入。三是,坚持用资本市场破解资金瓶颈。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打造资金 “洼地”;用足用活 “黄三角”金融政策,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场外交易融资,全力推进金麒、国强、华乐、希森、星光等企业上市。四是,坚持用合作解决提升难题。支持、推动与央企、名企、外企进行合作,采取参股、租赁、并购、借壳等方式整合外部资源,弥补企业自身在人才、资金、管理、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解除扩大投入的后顾之忧。
  (四)推动全民创业激活民资。要深入挖掘、培育创业文化,大力宣传创业者事迹,树立创业者形象,提高创业者地位,营造崇尚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引领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要降低创业门槛,健全完善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法律维权等服务体系,简化审批管理程序,减轻税费成本负担,切实增强服务创业的实效性;要把推动全民创业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城乡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引领创业者扬长避短,选准选好投资项目,用足用活扶持政策,做实做优创业实体,提高创业成功率;要动员创业者积极参与 “两区同建”、服务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骨干龙头企业产业链条延伸等经济社会建设活动,让民资民力成为跨越发展的骨干支撑。
  (五)盯住项目强化投入载体。项目是承接投入的载体,是转化投入的桥梁,更是考量我们抓投入能力的唯一试卷。要用更大气魄、更远眼光谋划项目。抓紧建立完善项目审批联动机制,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培植各级重点、承接各类支持、兼顾各项发展。力争符合产业政策、投入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项目更多地进入全省或 “黄三角”重点项目库;力争西部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等全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福利中心、饮用水安全、新一中等重大民生项目进入国家、省和德州市扶持盘子。要用更实举措、更优环境推进项目。坚持 “政府与企业共同上项目”的理念,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保责任制和封闭管理制,强力推行以挂牌保护、无错认定、专人服务、限时办结为主要内容的 “绿色通道”机制;加大对接帮扶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好用地征占、资金不足、设施配套以及立项审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做到 “企业墙外的事政府办,企业墙内的事老总管”;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和申报工作,尽最大努力争取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要用更严措施、更活方式考评项目。深化项目审计认定考核机制,鼓励异地建设、共享收益;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提高考核权重,引导全市上下心无旁骛地服务、推进项目建设。
  四、高点定位抓建设,搭建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支撑平台
  (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一是,着眼对接 “两高一铁”,明确城区 “西进南拓”的主导方向,用西部新区的建设带动老城改造提升。西部新区要把黄三角会展物流中心、五洲国际商业综合体、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引爆点,把248、 314两条高速入城景观大道建设、城中村拆迁改造、行政医疗商务中心西移和水电路气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作为重点,全力推进,加快建设,力争三年见雏形、五年大变样;老城区要围绕 “环境提升、资源整合、商贸繁荣”,加大改造力度,加快集约发展,尽快与新区对接融合。二是,按照 “先干起来”的要求,瞄准 “高效生态”的方向,以建设 “省级绿色经济园区”为目标,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 “黄三角”发展规划。尽快启动园区至德滨高速出口连接线和247省道拓宽改造工程,加快110千伏变电所、园区内主要道路以及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铁营镇的城镇化水平,满足园区企业和项目生产生活需求,推动循环化工、再生资源利用两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三是,按照 “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加快构建 “一个中心、三级结构、十字轴线”的发展格局。 “一个中心”,即强化市区的核心辐射功能; “三级结构”,即以市区为中心,以郑店、杨安镇、丁坞、朱集、黄夹五个重点乡镇为支撑,以其他乡镇为补充,形成三级发展架构; “十字轴线”,即依托济乐高速、 248省道与德滨高速、 315省道打造十字型发展轴线。继续实施 “突破郑店”战略,建设乐陵市次中心和德州经济文化名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并以此为带动,将五个重点乡镇打造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二)把握关键提升层次。要强化城乡规划的约束性。坚持 “三层规划两手控制”。“三层规划”,即总体规划要实现城乡全覆盖;控制性详细规划要重点突出主导产业集聚区、主交通干线及节点、城区及五个重点乡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要突出西部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 “两手控制”,即发挥人大职能,强化规划法律效力,确保规划在发展中得到遵循,在建设上得到遵守;发挥监管机关职能,加大规划监督力度,对落实情况全程跟踪问责。要强化城乡建设的计划性。按照 “并联整合、先急后缓、提前准备、过程审计”的原则,坚持务虚与务实有机结合,注重超前谋划,注重启动时机,逐年有计划地策划实施一批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生改善、事关百姓生活的关键性项目。要强化城乡管理的规范性。按照 “责权一致、高效管用”的原则完善城乡管理联动机制,着力形成一体化工作格局;按照 “富设计、穷种植、勤养护,大体量、高密度、相衔接”的要求,狠抓城乡绿化,打造园林城市;按照 “天蓝、水清、路畅、城美”的目标,下大气力整顿交通秩序、整治市容环境、改善城乡卫生、提升空气质量,切实防治噪声污染和水体污染。
  (三)统筹城乡两区同建。要把 “两区同建”作为推进 “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期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杨安镇崔刘社区、郑店镇四合社区等典型社区的示范带动效应,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迅速展开、有序推进,确保完成既定任务目标。要深刻理解领会 “两区同建”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把强化宣传引导作为切入点,把工作基础好、闲置土地多的乡镇驻地周边、交通干线沿边村庄作为工作重点,把拆除旧址、节省土地作为工作核心,把按照 “五化八通八有”标准完善配套工程作为工作保障,着力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全程监督、公开评议,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把 “两区同建”做成民心工程。
  (四)创新方法破解难题。一要创新投资融资方式。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城乡投融资机构建设和功能发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大胆创新,通过BT、 BOT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进入城乡建设领域。二要加强土地征管利用。综合运用行政审批、税收征缴、政策激励、依法收回等手段加强土地管理,坚决制止低效用地,严厉惩处非法用地,挤、争、省、换多措并举,破解土地对建设的 “第一制约”难题,拓展发展空间。三要坚持公平公正补偿。充分考虑群众利益,依法制定并全面公开补偿安置政策;坚决打击不顾群众利益,借机挑唆闹事,蓄意谋取私利的不法分子,绝不能让个别人的非法无理要求得逞,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努力形成主流导向。四要理顺监管工作机制。正确把握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坚决处理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构建主管部门协调配合、高效运作的新机制。
  五、不折不扣抓民生,凝聚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共识合力
  (一)以服务群众为切入点,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二)以强化财政投入为切入点,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三)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切入点,着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六、端正风气抓环境,夯实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为目标,展开大规模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市委党校 “主阵地”的作用,把各级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全部纳入培训范围,采取 “请进来”、 “走出去”等各种形式加强教育。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要特别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培育形成 “不怕落后、不怨以前、不怪群众、不受干扰、不贪名利”的积极工作态度。要特别注重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把党员干部派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放到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和基层群众中间工作等方式,推动大家自觉地、踏实地、持续地吸收先进成果,掌握实际情况,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二)以增强全民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文化建设。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要加强社会包容性建设。要多措并举繁荣文化事业。要用项目建设拉动文化产业。立足我市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体育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规划建设好崇圣公园、挺进公园、万亩枣林、碧霞湖等文化景区,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以提高决策执行效率为目标,探索完善党政一体化工作格局。坚持 “分线作战”。坚持 “全局一盘棋”。坚持 “一线工作法”。市委作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将为人大、政府、政协履行职责提供强有力地支持和保障,创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四)以保障工作落实为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厉查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全面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打造高效便捷的环境。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影响力、带动力。
  (五)以树立正确导向为目标,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选用机制。要按照 “注重实绩、注重民意、注重基层”的要求,建立干部选任机制,把工作实绩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政治素质的核心。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干部培养使用的前瞻性,配齐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要大力倡树 “以为定位”、 “有为有位”的用人导向,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要把发现、培养、考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转向一线岗位、艰苦岗位,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各位代表,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时代的重任沉沉在肩。这是68万枣乡人民的殷殷重托,这是1172平方公里的切切希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山东省委、德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而不贻误大势,开放创新而不固步自封,实干争先而不甘于平庸,奋力肩负起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为 “实现新崛起、建设新乐陵”而努力奋斗!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抢抓机遇 开放创新 实干争先奋力肩负起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