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实施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打造全国粮食高产和节粮“双示范区”——
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

在乐陵市孔镇镇马固村,农机手在进行播种作业。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张明昭 本报通讯员李禄超 任兴晨
  编者按 我市陆续推出“十大集成改革”及系列集成改革,3年间,一批具有德州特色的改革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德州深化集成改革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敬请关注。
  节粮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全方位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仅要从高产创建上下功夫,还要把握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如何实现粮食“收储运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答案就藏在每个环节的精细化举措中。
机收减损,降耗保粮食丰收
  在夏粮生产的链条上,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
  6月6日,全市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禹城市梁家镇拉开序幕。在小麦成熟度和长势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农机手不仅要保证收割的速度,还要严格控制小麦机收损失率。
  今年是我市组织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的第4年,通过持续推广高效装备、培育机收能手,小麦机收损失率越来越低。“通过对116个监测地块机收损失率调查,2023年全市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0.83%,远低于2%的国家作业质量标准。”市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东说。
  今年麦收期间,武城县“吨半粮”核心示范区李家户镇刘王庄村的种粮大户李丙和用上了新买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这辆车配备了先进的纵轴流脱粒技术,可分段、旋转、脱粒,具有分离清、损失小、脱净率高的优点。对我们种粮大户来说,作业效率高、损失率低是选择农机的首要因素。”李丙和说。
  全市843万亩小麦开始大面积收获后,各地抢收抢种,抓好机收减损。依托农机生产厂家、销售企业、农机维修网点等,提前对参与“三夏”生产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播种机和拖拉机等25万台(套)机械进行检修。全市设立机收服务热线13部,发放跨区作业证685张,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机服务站22个,保证跨区作业有序开展。为应对极端天气,我市以骨干农机合作社为主力,在全市组建83支应急作业服务队,同时由气象部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夏收连夏种,粮食生产压茬推进。6月18日下午,在乐陵市孔镇镇马固村,3台播种机正在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业。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谢洪友介绍:“每台播种机一天可以播种300亩左右,全村530亩土地大半天就播种完毕。以前人工播种,至少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
  张宝东到刚刚播种后的农田里实地查看,每隔10厘米找到一粒大豆,每隔14厘米找到一粒玉米。这是我市推行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4行大豆、4行玉米交替种植。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两种作物高矮搭配、边行优势的互补效应,能有效提高农田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转3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实施全链条节粮减损集成改革,打造全国粮食高产和节粮“双示范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