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 积极应对高温干旱
我市全力保障农业灌溉需求

当前,潘庄灌区正全力引蓄黄河水。记者董天力摄


6月18日,在时集镇后仓村,灌溉设备正为农田浇水


  本报讯(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李巍仑 张文博)连日来,我市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积极开展引水调水工作,应对降雨较少、气温偏高等因素造成的气象性干旱,全力保障农业灌溉需求。
  在全市引黄干渠下游的宁津县时集镇后仓村,股股水流从机井抽出,通过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流向田间地头。“入夏以来,雨水较少、气温持续偏高,宁津地处全市引黄末端,且雨洪水资源相对较少,在抗旱保灌关键时期,我们优先用井水给幼苗‘解渴’。”宁津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绍江介绍。该县坚持“以河补源、以井保丰”,针对旱情,适时启动备用深井进行抗旱保墒,在用好有限地表水资源基础上,引导群众利用1万多眼机井灌溉保苗。
  禹城市安仁镇齐庄村虽地处全市引黄干渠上游,但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我们这里主要采用喷灌式浇灌,没有这种设备的地块则采用机井灌溉的方式。”禹城市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树军说,村民还借助沟渠地表水,采用机器进行灌溉,千方百计、不等不靠及时把地浇上、造好墒,保证农田一播全苗。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农田已完成造墒80%以上。
  禹城市对28个引黄干渠口门加强调度,确保引黄水“水到即用,用完即停”。镇街工作人员每天到田间地头调研灌溉进度,上报水利部门,多渠道调用水源,号召群众不误农时、抢水造墒。
  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67.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7.7%,近期持续高温,夏播夏管保供水任务艰巨。对此,市水利局及时派出9个专家组,主要对灌溉用水、需水等情况进行日调度,科学调度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所有涵闸、泵站、口门,管控好关键节制闸,根据实际情况联动调整分水方案。督促各县市区依据“以河补源、以井保丰”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行动,有井灌条件的地区优先用井水浇灌,确保夏播保苗灌溉有序进行,全力支持农业生产。同时,市水利局抢抓近期小浪底水库加大下泄流量的机遇,全力引蓄黄河水,目前,潘庄、李家岸两大灌区合计日引黄水量达1500万立方米。
  “我们一方面加强与黄河河务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最大引水流量,保障夏种夏管,另一方面对各县市区进行统一调度,加快水源调配速度。”市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志强介绍,截至6月19日,全市夏种玉米已完成灌溉面积700余万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全力保障农业灌溉需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