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创新移风易俗形式,整治婚俗陋习——
文明节俭婚庆成新风

德城区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记者 刘振兴 摄


  

□本报记者 李莉
  “零彩礼”、集体婚礼、公交婚车、单车婚礼……如今在德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举办简约适度、文明温馨的婚礼,婚事新办简办逐渐成为共识。
“彩礼不能衡量一切”
  5月4日,宁津县长官镇李名杨村村民李满成和王秀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喜结连理。他们积极响应“移风易俗文明婚嫁”新风尚,举行了一场“零彩礼”的婚礼。
  “我觉得彩礼不能衡量一切,两个人一起奋斗才会更加幸福甜蜜。”新娘王秀说,她与李满成在工作中相恋,得知丈夫家里还有两个兄弟,公婆供他们上学十分辛苦,于是主动提出“零彩礼”结婚,自己的父母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李满成一家也给予王秀极大的尊重,为她购买了喜欢的首饰,并按照她的喜好布置了婚礼现场。“特别感谢岳父岳母的体谅,我一定会好好经营自己的小家,不让秀秀受委屈。”李满成表示。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婚事新办简办理念,大力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恶俗婚闹等婚俗陋习,引导年轻人自觉争当文明风尚的宣传者、倡导者、传播者,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我市成立了7358个红白理事会,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红白事‘硬杠杠’,把反对大操大办、抵制恶俗婚闹等写入村规民约。同时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进行广泛宣传,倡树文明新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张伟说。
公交车变婚车
  5月1日,在齐河县街头,一辆车头挂红花、车窗贴喜字的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圈粉”无数。车厢内,一对新人身着婚服,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一路欢声笑语朝着新家出发。“用公交车当婚车,不仅氛围感和仪式感十足,而且低碳环保,简约又温馨。”新娘张华说。
  无独有偶,前不久,宁津县居民郭凯悦也预约了公交婚车服务。他说:“我的婚期在7月份,看到县里推出了公交婚车定制服务,感觉形式挺新颖的,经女朋友和家人同意后就预约了。”
  宁津县公交婚车定制服务,是由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团县委联合宁津惠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津县通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公交婚车将原有车身粉刷为红色,装扮上红色及金色气球,写着“我们结婚啦”等字样;车内除了有红色气球外,还挂满了中国结,车窗上挂着红色窗纱、张贴着寓意美好的剪纸,看起来特别喜庆。
  “从传统的私家车车队接亲到公交婚车,是低碳环保的新时尚,更是移风易俗的新举措。服务当天,司机也会为新人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带着他们向幸福出发。”宁津县通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经理邢涛说。
单车婚礼别样浪漫
  提起村里前不久举办的单车婚礼,武城县广运街道孙河沟村村民仍然赞不绝口。没有豪华车队,没有喧天的锣鼓鞭炮,新郎张建勇和朋友每人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车上装扮着红色拉花和气球,将新娘接回了家。“我们觉得亲戚朋友一块骑电动自行车接亲,幸福感非常强。同时,不请司仪、不办喜宴、不要彩礼,整场婚礼办下来,花费不超过1000元。”新娘李彩霞说。
  “婚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疏通各个环节,使出‘连环招’,打出‘组合拳’,才能事半功倍。”张伟表示。我市依托各县市区婚姻登记处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鼓励婚事新办简办,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与新人签订抵制恶俗婚闹系列承诺书,呼吁大家自觉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齐河县大力倡导简约婚礼、低碳迎亲、随礼封顶,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婚礼堂,为村民婚庆嫁娶提供方便、节省开支;德城区通过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戏曲等,引导群众树立婚事新办观念,并开展“婚俗改革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将移风易俗宣传渗透到各个群体、各个环节;临邑县民政局将结婚登记服务与文明婚俗宣传相结合,为新人发放文明婚俗材料,倡导健康向上的婚俗礼仪。
  各县市区还组织集体婚礼,通过组建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婚俗改革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推行文明办事新礼仪,天天说、月月讲、年年抓,持续加大婚俗改革新风宣传引导力度,让新办简办的婚俗新风点亮幸福生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文明节俭婚庆成新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