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夏津范楼村党支部书记杜海霞——
12本笔记写初心

在大棚照料草莓时,与村民开心地聊天


问题解决后,就在本上“画个圈”


将村民反映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与村干部沟通高标准农田施工细节


7年的生活起居就在这间简易板房里


  

□本报记者 王德鹏 杨戈 摄影报道
  2月28日,走进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只见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雪水顺着排水渠流向村外,村民们在村文体广场上休闲娱乐、唠家常……谈及村子欣欣向荣的发展,村民们将其归功于村党支部书记杜海霞。
  11年前,范楼村附近要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拆迁、测量工作引发村民不满,影响工程进度。曾担任村妇女主任的杜海霞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困难,她将入党誓词写在笔记本扉页,深入村民家中走访调研,将诉求和建议写在本上、记在心里。经过反复思量,她决定重新测量耕地,带着村干部、拉着村民代表,逐户测量、登记,公开透明的操作获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2014年11月,村“两委”换届,杜海霞全票当选范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遇见脏活累活总是冲在最前面。她记的笔记也越来越多,不仅有老百姓的困难与需求,还有她的成长、范楼村的变化。如今,12本笔记本已经写得密密麻麻,前6本还被南开大学用作课题研究。
  杜海霞全年无休,365天都在工作,她的行动激起了党员干部的劲、拢住了群众的心。村子里沟渠通了,下雨不泥泞了,1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也响起了动听的广场舞音乐。
  解决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杜海霞开始琢磨如何带领村民致富。2016年,她与村干部筹款办起了民恒博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吸纳100多户村民用土地入股,首次分红每亩地700元,二次分红为剩余利润的50%。
  范楼村有4300多亩耕地,一半以上是盐碱地,只能种植经济效益低的作物。为提高村民收入,杜海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改良土地,种植大棚草莓。
  2017年9月,在历经专家技术指导和多次种植尝试后,富硒草莓种植成功。杜海霞协调来双庙镇扶贫资金7.6万元,加上村民入股的30万元,建起占地9亩的6个扶贫草莓大棚。为了照顾好草莓,她在村民不解的眼光中,带着全家住进了大棚旁的简易板房。4口人在一个仅能容纳3张小床的“家”,一住就是7年。
  “富硒草莓受欢迎,月销售额超8万元,我们将利润的10%用于分红。”站在生机盎然的大棚里,杜海霞表示,生活美了,口袋鼓了,今后要带领全村共同营造尊老爱幼、向上向善的风气,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2本笔记写初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大视界】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