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1版)
  

通过搭建平台、开设专栏等方式,积极构筑科普宣传融媒矩阵。在德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开设《科普之光》等栏目,有效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发挥德州市科普网络台微信公众号及时传播作用,让广大群众随时通过移动终端获取科普资源,5年来发布科普信息4000余篇。动员组织市级学会利用自媒体广泛传播科普资讯,市创客学会、市心理健康促进会的科普节目累计点赞关注近50万次。
做优做强人才队伍 优秀科普作品频出
  1月3日,德州学院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们走进德城区小东关社区,通过精心制作的防诈骗短视频,向社区老年人讲解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和健康养生诈骗的常用手段。
  就在几天前,由市科协联合德州学院、团市委开展的“万名学子链接十万老人助力银龄跨越数字鸿沟”活动启动。按照活动要求,市科协将与高校合作,组织万名大学生深入全市各社区、乡村、养老机构,面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普及智能技术应用和金融常识,提高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能力,防范金融和电信诈骗,化解个人和家庭风险。
  科技工作者是科普工作的重要人力支撑。近年来,市科协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热心科普公益事业的人员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目前已超过11万人,位列全省第6。聘请近百名省、市级专家组建德州市科普宣讲团,依托市中医院、市疾控中心等单位组建中医科普宣讲团、“播散阳光”心理健康科普宣讲团、银龄健康科普宣讲团、德州市科普文艺宣传队4支科普宣传队伍,开展科学大讲堂、科普进校园、科普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食品安全宣传活动近200余场,受益人群超万人。
  市科协连续多年开展科普资源征集工作,组织开展全市首届科普宣讲大赛,收集各类优秀科普作品300余份。连续两年开展科普文艺汇演,创新科普宣传形式。齐河县依托县文化馆,组织编演《科普知识是法宝》等科普文艺节目6个,开启了“科普+文艺”新模式。
精心组织、精准对接全国科普日活动亮点纷呈
  如今,每年精心组织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已经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群众性科普活动。2023年,我市打造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3场、分场活动5000余场,实现受益群众超50万人的预期目标,推动实现市域全国科普日活动场次人数“双突破”,规模质量“双丰收”。
  市科协聚焦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联合22家市直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科协、市级学会、高校科协,采取“1+N”活动模式,按照“市县同频、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思路,动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学会科普、企业科普、农村科普、校园科普等系列联合行动。
  2023年,全市各级科协先后开展“弘扬科学精神展现科学价值”“开学第一课,健康进校园”“加强科技志愿,彰显科技为民”等主题活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组织线上“2023德州全国科普日有奖竞答”,全市近130万人次参与答题。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坚持科普惠民、科普为民,聚焦青少年、老年人、农民群众、产业工人等重点人群,把举办科普日活动作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和科普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赛事举办上关注农村青年、中小学生等群体,吸引和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创新大赛、科技节等,切实打响“科普惠民助推发展”服务品牌。
  “我们将积极适应新需求,创建一流品牌,搭建社会化平台,提升大科普服务能力,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科普力量。”市科协主席苗晓钢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