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科协围绕科普能力提升,搭平台强阵地拓渠道优队伍——
“科普之翼”服务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董建新本报通讯员许玲
  如今在我市,科普场馆随处可见,科技气息涌动全城。1个市级科技馆、59个社区科普馆、11个户外科普公园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80个科普教育基地、40个科普专家工作室、100个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和20支县级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近万名科普志愿者、信息员活跃在各个领域。
  近年来,我市科普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普阵地建设持续完善,科普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科普资源种类更加丰富,科普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品牌性科普活动渐成规模,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科普之翼”不断建强。
筑牢阵地、打造矩阵 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
  “有了专家‘坐诊’,我们遇到种粮难题再也不发愁了。”近日,齐河县焦庙镇村民向“吨半粮”科普专家工作室专家学习小麦田间管理,对专家的指导连连称赞。
  而在禹城,一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正在进行。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总兽医师刘玉玲、总畜牧师魏晓静等为基层80余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指导员、村级畜牧防疫人员授课。
  近年来,我市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依托高校、医院、农科院等在社区、学校、田间地头建立面向群众的科普专家服务站40个,形成遍及城乡的科普服务网络。强化“大协作、大科普”工作理念,紧密结合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新形势以及中小学科普教育新要求,开展科技创新(科普研学)实践基地申报工作,命名67个德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基地、33个德州市青少年科普研学实践基地,拓宽了青少年科普教育渠道。
  同时,精心布局建设社区科普馆59个、户外科普公园11个,实现县县科普有阵地。凝聚社会力量,在全市认定市级科普教育基地80个,并有18个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线下科普阵地不断筑牢,线上科普矩阵也加速推进。市科协以建设科普信息化矩阵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普惠民工程,持续提升基层科普供给能力,有效打通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 (下转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普之翼”服务创新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