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2023年,我市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276万元、助学金297万元——
守护孤困儿童健康成长

开展“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绘画活动


  

□本报记者 李莉 本报通讯员 王彦 曹金伟
  2023年,我市共保障孤困儿童2639名,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5276万元、取暖补贴76.29万元、临时价格补贴5.18万元;1373名孤困儿童享免费健康体检、2509名儿童免费加入“惠民保”,2430名儿童免费加入“护佑健康”保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622名孤困儿童发放助学金297万元……
  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我市聚焦民生实事,织密基本民生保障网、全面落实救助政策的决心与信心。去年,我市民政系统加强关爱保障、传递政府温暖,先后开展了“初春送关爱”大走访、困境儿童研学实践等活动,拓展孤困儿童监护、生活、助学、助医等关爱服务内容,推动“德关爱”系列活动走深走实,书写出一份充满爱与希望的民生答卷。
困有所保困有所保
  1月1日,在德州市儿童福利院组织的元旦联欢会上,童童的舞蹈《科目三》赢得在场观众的掌声。他说:“这是我利用闲暇时间特意学的,献给像妈妈一样天天辛苦照顾我们的工作人员。”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孤困儿童尤其需要关心和关注。为了切实做好孤困儿童的关爱工作,我市建立起孤困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连续3年大幅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去年,我市将机构养育儿童、孤困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2159元、1737元、1331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233元、1786元、1380元。”市民政局儿童福利科科长杜金超说。
  不仅如此,德州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孤困儿童精准化保障行动,不定期开展走访活动,通过“全走访、全核查、全建档、全落实、全监测”,精准落实福利政策、管理信息数据。
  “齐河投入200多万元开发了未成年人保护智慧管理平台和‘齐心护’App,将智慧化手段贯穿整个关爱服务过程。通过整合各部门的信息化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了监测预警、发现报告、研判转介、帮扶干预、督查督办全方位、全流程的孤困儿童综合服务模式。”齐河县民政局副局长张颖介绍。
  同时,齐河县对孤困儿童基本情况进行精准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监护缺失、监护不当或监护侵害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或处于无人照料的危险状况的儿童,进行监护干预、监护支持、监护监督和监护帮扶,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学有优教学有优教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进入小学读书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8岁的小嘉却遇到了一段‘小插曲’。”说起这件发生在2020年8月的事,宁津县宁城街道希望社区儿童主任李志彬记忆犹新。
  李志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小嘉的父亲因病无法远距离行走,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小嘉由于疫苗接种证丢失,无法报名入学。李志彬联系街道教育办公室说明了情况,经过沟通协调,帮助小嘉顺利入学。
  宁津县通过“德州社会大救助平台+铁脚板”活动,每年暑期,开展一次摸排行动,集中排查16周岁以下儿童信息,汇总成台账,确保孤困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教育等权益。
  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齐’心‘鲁’力·德关爱”品牌系列助学活动,根据教育阶段设立相应的助学金,形成孤困儿童“全链条”助学保障。2023年,全市共发放助学金297万元,622名孤困儿童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病有所依病有所依
  “最近孩子天天喝县里送来的爱心牛奶,个头长高了,身体比以前强壮了不少。”近日,家住夏津县白马湖镇祁庄村的孤困儿童小宁的监护人71岁的祁恩献感慨地说。
  “去年组织全县162名孤困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发现14个孩子身体存在健康隐患,骨密度偏低的较多。”夏津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凤珍说。
  为促进孤困儿童身心健康,工作人员积极联系对接爱心企业,募集牛奶1000余箱、面条200余箱,并定期送到他们家中。
  去年,我市各县市区集中实施了孤困儿童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体检项目包括心电图、眼科检查、骨密度测定、微量元素测定、乙肝五项等内容,并建档立卡,针对体检报告逐一分析评价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将检查结果和保健建议准确及时反馈给监护人,做到早预防、早治疗。同时,还为他们购买了“惠民保”和“护佑健康”等保险项目,确保孤困儿童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愿有众帮愿有众帮
  在临邑县未保中心组织开展的“新年的味道‘泥’好”元旦主题手工制作活动中,工作人员教孩子们利用彩泥制作水饺、包子等,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元旦佳节。8岁的孤困儿童悦悦说:“今天太开心了,我学会了用彩泥做水饺,拿回家送给奶奶当新年礼物。”
  我市各级未保中心充分利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等,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各类关爱服务,让孤困儿童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成长。
  去年,我市所有县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全部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与运营。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大救助平台监测预警功能,形成了以平台预警为原点、基层人员定期走访关爱、社会力量专业服务、志愿者队伍爱心帮扶等为主要内容的关爱保护“爱心链”。
  德城区未保中心主任贝广飞介绍,他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5家专业社工机构,共同参与“德关爱”项目。同时,将圆梦“微心愿”活动常态化,去年共开展各类活动800余场次,形成了面向孤困儿童服务的“知心妈妈”“开心长一岁”生日陪伴等一批优秀服务项目。
  “我市以孤困儿童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德关爱’系列活动,全域全时全链条护航孤困儿童健康成长,多方合力,织密织牢保障和关爱网,孤困儿童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吉峰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守护孤困儿童健康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