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故乡枣情
  

□李慧善
  小时候住在乡村。寻常人家所植树木无外乎杨、柳、榆、槐之类,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是枣树。
  我家院子里有两棵老枣树,一棵高大笔直,直刺苍穹;另一棵弯腰驼背,虬枝嶙峋。谁也不知道它们有多大年纪,听母亲说在缺衣少吃的上世纪60年代,一家人靠两棵树的枣才度过饥荒,是我家的大功臣呢!
  枣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常吃可以帮助人体恢复元气、提升免疫力。母亲常用枣给我们做好吃的,蒸年糕、贴饼子、熬枣粥、煮枣等等,还用它沏茶待客。将枣子放入灶膛热灰里,将其慢慢烤熟。待闻到一股特有的香甜味时,将枣子扒拉出来,吹去浮灰,投入壶中,冲上开水,再闷上几分钟,一壶枣茶就沏好了。沏好的枣茶倒入青花细瓷碗里,黄澄澄、香喷喷、甜丝丝的,可谓色味俱佳,不渴也想喝一碗。
  春天来临,枣枝转青,冒出点点绿芽,如苔,如淡墨痕,饶有情趣。小雨天气,枣芽坠露,树皮青湿,枝上浮烟。最喜雨霁天晴,枣树一夜花开,怎一个“繁”字了得,幽幽芬芳在空气中氤氲,很远就能闻到。常有乡邻被这香气吸引,带着凳子到树下来喝茶、聊天,爽朗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到快结枣时,无数黄绿色芳香袭人的花瓣,经风一吹,纷纷扬扬落下来,撒在人们的发上、肩上,“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那情景,和苏轼《浣溪沙》里所描写的一样。
  转眼间,花儿谢了,叶子稠了。一片深绿里,米粒大小的青果若隐若现。一进入夏天,枣子转绿,莹润、养眼。炎炎三伏天,走在骄阳里,一抬头,瞧见一簇簇宛如嫩玉的枣儿,叫人心生凉意。
  终于,一缕凉风起,秋天款款而至!推开窗户,蓦然发现,不知不觉间,满树的枣子已长得珠圆玉润、果实累累了。瘦瘦的枝条因缀满了枣子,被压得弯弯的,绷成一张张硬弓,青枣开始变成淡淡的金黄色。
  望着枣树上那一串串的沉甸甸的的枣儿,小伙伴们早就馋得流口水了。我就偷偷爬上树,摘一些早熟的枣子放到书包里,跑出去和大家分享。他们也纷纷拿出轻易不示人的小人书、泥版等玩具给我玩,大家甜蜜的欢笑,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枣子渐渐变红了,像无数的小灯笼,红得耀眼,红得娇艳。母亲搬来梯子,拿着篮子,让我爬上老枣树,摘枣尝鲜。长得高的那棵老枣树结的枣像小葫芦,因此得名“葫芦枣”;弯的老枣树结的枣像磨盘,因此叫“磨盘枣”。我顺手摘一颗熟透的枣儿放进嘴里,“咔嚓”一声咬下去,顿觉甜透六腑,爽净五脏。
  色香味俱佳的枣子不但诱人,还吸引了鸟儿。它们三五成群,集结在枝头,一边啄食,一边顾盼。此情此景,让人想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好在村巷的枣子结得多,让小鸟尝一尝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枣树有鸟相伴,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美景。
  秋染枣儿红,乡间多喜庆。青,是它的开始;红,是它的结局;由青而红,是秋天的杰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故乡枣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