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实验小学(北校区)校长王保林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助力乡村教育


  

□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李志浩
  夏津县实验小学(北校区)始终把推进“三立课程”工作体系作为落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依托“实小十个好”为抓手的育人目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工作格局,使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驶入了提质增效的快车道。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德州市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夏津县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获得夏津县2023年中小学体育联赛突出贡献奖等。
  搭建“三立”大德育课程:立品、立学、立行。立品指育德(包括育美),情商教育——学会做人。学校主要进行爱的教育: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爱父母,遵孝悌之道;爱老师,懂感恩之情;爱党爱乡爱国家,立志将来担当大任。
  立学指育智,学生本份是学习,智商教育——学会学习。践行“四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身。
  立行指育体(包括劳、卫),意商教育——学会做事。自己事情自己做、班级事情抢着做、家务劳动自觉做、社会公益积极做;上课读书与写字,自主合作认真做、每天作业校内做、两小时健身不可缺;积极阳光正能量、勇于担当好少年。
  学校以“实小十好”为抓手,即吃好饭、睡好觉、敬好礼、做好操、说好话、走好路、上好课、写好字、读好书、护好绿,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我是夏津人”的校本德育课程。以“我是夏津人”为切入点,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背诵夏津教育赋、讲夏津名人、访夏津名人、走进夏津研学基地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爱家乡,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把爱家乡建设内容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带动身边的同学、伙伴、亲朋好友爱家乡,做文明夏津人。
  五育并举,构建全面育人环境。智育提质长本领。学校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求,启智研学,因材施教,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体育锻炼强体魄。学校把“武韵新风”武术操作为体育课的必修课程,每天的阳光大课间练习两遍,起到了强身健体、增强意志的作用。后来,在武韵新风武术操的基础上创编了武韵新风之健身拳,深受学生的喜爱。美育熏陶塑品格。学校将美育纳入课程、融入课堂,覆盖全学科,延伸教学功能。每周的特色兴趣班,包括合唱团、舞蹈队、书法等校本课程,对学校实施美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劳育促进显担当。学校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达到以劳促学、以劳育德的目的。
  “学校全体教职工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融合的育人体系,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为把学校建成夏津高品质学校而努力奋斗。”校长王保林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 助力乡村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特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