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两核引领 擦亮文旅品牌

正在改造提升的运河堤顶路。记者 郭庆萍 摄


  

□本报记者 马乐
  黄河、大运河在德州汇聚,世代枕水而居的德州人从中汲取着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发展动力。进入新时代,德州抢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大力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积极保护传承利用“两河”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努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挖潜内涵式资源打造“两河”文化品牌
  7月5日,德州学院黄河运河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这为我市挖掘和展示“两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德州“两河”故事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德州因黄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两条大河在德州境内蜿蜒前行,孕育出灿烂的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造就了德州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这里有566处不可移动文物点,47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颂着“禹疏九河、其五在德”,董仲舒下帷讲学、筑台读书等故事,至今还保留着国内唯一有守陵村落的外国王陵——苏禄国东王墓。
  “这些宝贵资源,是激发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根源所在,是推动文化‘两创’的重要基石。”市文旅局局长于吉军介绍。近年来,我市注重挖掘“两河”丰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用黄河、大运河两条线“串”起散落于全市各地的文化“珍珠”,讲好德州故事。实施大禹文化研究工程,举办德州市首届大禹文化节、大禹文化论坛、民祭大禹典礼等活动,让大禹文化“活起来”。建设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赓续红色血脉。举办东盟文化交流和东盟商品展示周活动,开展东盟民俗风情展演,全面推动与东盟国家的融通互鉴、合作共赢。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31日,位于运河东岸的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作为传承运河文化的新地标,该项目占地面积218.4亩,总投资25亿元。目前主馆桩基工程已完成,计划于2025年3月投入使用。与此同时,位于齐河县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项目同样建设得如火如荼。该项目以黄河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包含21个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目前书画艺术馆、根雕博物馆等9个馆已具备展示条件,其他博物馆正在进行主体建设。
  “两河牵手”是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深层次的融合。我市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围绕黄河、大运河两大主题构建“两核引领”文旅格局。目前全市在建文旅项目37个,其中有24个项目列入全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
  串珠成线、连片成面。我市各县市区也在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项目。平原县结合当地历史底蕴、人文资源与地理环境,规划小王庄森林公园、花园村探花庄园、张官店汉风水韵文化园3个重要生态景观节点,打造集生态观光、古平原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廊道。武城县规划以水串城,围绕“四女孝亲”典故构建四礼特色区域,串联四女寺片区空间场景故事线。禹城市则深入挖掘大禹文化,做好水文化、农耕文化结合文章,建成中华农耕文化博览园,谋划推进治水名人馆和水利博览园等项目,再现不同时期兴修水利设施大力发展农耕的人文百态和人民智慧。
  “通过对核心节点景观风貌特征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努力将景观节点建成体验德州历史变迁的重要文化场所和旅游目的地,打造‘德州人游德州的风景道、冀鲁地区知名的网红地’。”于吉军说。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两核引领 擦亮文旅品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