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培育文明新风 共建向善之城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系列综述之三

▲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为”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在市中心广场举行。记者刘振兴杨戈摄


▲市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 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王秀青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全民向善,文明闪耀。
  身边好人、文明典型、道德模范,各类好人名单不断拉长;路口交通劝导、小区帮扶送暖、公园维护环境,“志愿红”随处可见;礼让斑马线、红白事简办、践行光盘行动,文明新风劲吹。
  市民素质是城市之魂,决定着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我市将提升市民素质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榜样引领、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移风易俗,从一点一滴做起,使文明理念浸润于每位市民的日常行为之中。如今,德州大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志愿服务花香满城,好人之城、厚德之州品牌更加响亮。
德州好人引领凝聚向上向善力量
  3月29日,山东好人1至3月发布仪式在潍坊市昌乐县举行,德州14人上榜。入选好人中,既有7年义务为无家可归者寻亲、帮助300个家庭团圆的普通村民谭英换,不顾自身安危、寒冬跳水救人的企业职工王波、张一博,热衷公益、资助百名贫困大学生的企业经理杨新军;也有焚膏继晷、青春尽献新闻事业的记者任立松,推陈出新、接力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陈焕滨……每一个平凡的故事,都彰显出他们有情有义、诚实守信、包容大度的美德。
  事迹一经推出,在全市掀起新一轮向模范学习、向榜样看齐的热潮。“今后要以身边好人为榜样,找差距、补短板,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天衢新区新城市花园小区居民刘艳红见贤思齐。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运河之滨,自古就有“厚德之州”的美誉,文明基因根植百姓血脉。在此基础上,我市将道德模范、德州好人、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典型推选纳入到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选树机制,全市每月推荐好人典型超千人。市文明办选出一批口碑好、立得住、叫得响的德州典型,推送参加省级、国家级好人评选。截至目前,我市共推选中国好人32人、山东好人418人、德州好人700人;德州市新时代好少年90人、感动德州年度人物90人;市级以上道德模范462人;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296个、市级2455个;全国文明家庭2户、省级37户、市级193户。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市。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搭建阵地,通过主题公园、好人广场、教育基地等平台,展现好人精神、模范风采,投资60余万元在减河湿地公园、长河公园建设道德模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以“德源”为主题,从大禹、董仲舒到德州市历届道德模范,共设立公益宣传板300余块。
  创新形式,突出文艺宣传。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原型,拍摄了《信仰的力量》《婶娘》等微电影,以感动德州年度人物为原型,创作了报告文学《烛光高照》。同时还把模范事迹编写成小品、话剧、歌曲等,在“三下乡”舞台、群众文化活动等各种场合演出、传唱,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道德建设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此外,我市还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团,奔赴全市各地宣讲事迹;在媒体上设立《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专栏;举办感动德州人物颁奖典礼等活动。
  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近年来,我市积极健全好人关爱机制,坚持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社会保障“三位一体”。建立道德银行、文明银行、“蒲公英超市”等激励回馈场所,指导和推动县市区设立文明实践专项基金、见义勇为基金和慈善基金,村镇设立新风公益基金,协调金融机构推出“好人新风贷”,用于各类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个人以及集体的奖励和帮扶。每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都会进行走访慰问;在市级晚会、颁奖典礼等重大活动中邀请好人以贵宾身份出席,让典型有荣誉、受尊重。获评“最美武城人”的张善洲曾通过“好人新风贷”贷款20万元,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擦亮志愿服务品牌绘就城市文明底色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全书共21个专题……”3月29日,在陵城区丁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杨宝玲与2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分享读书心得。今年以来,丁庄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每月精心组织开展好书分享、文艺演出、理论宣讲等各类志愿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原来没事儿总想着玩手机,时间都浪费了。通过参加活动,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也给孩子们树立了好榜样!”经常参加好书分享活动的张心明说。
  志愿服务是展现一座城市文明风尚的新标志,也是德州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础的有效措施之一。德州聚焦群众需求,大力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工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两心”融合、双向赋能,全力打造集指挥调度、智能研判、项目供给、宣传展示、评估评价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走出了一条具有德州特色的新路径。每天,志愿者们活跃在城市各个场所,掀起了开展邻里守望、助老扶幼、助学帮困、助医助残、文明劝导、生态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已然形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创共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创建”格局。截至目前,云平台共入驻“五为”志愿者团队2.4万余支、志愿者175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450万个小时,先后涌现出4个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和156个省级典型。
  “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赵春雷介绍,我市从需求侧发力,打通数据链条,实现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商业服务功能聚合,形成“云端”服务矩阵。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培育文明新风 共建向善之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