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武城花馍:蒸出浓浓幸福年味

高艳丽制作花馍。 记者孙耕摄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李淑冉李帅
  “出锅喽!”1月26日,高艳丽从蒸箱中端出一屉冒着腾腾热气的花馍,层层水蒸气夹杂着枣香、面香,扑鼻而来。象征着“代代有福”的福袋、“前程似锦、年年有余”的锦鲤……色彩鲜艳、造型多样、制作精致的花馍,令人拍手称赞。
  今年36岁的高艳丽是武城县广运街道的一位手艺人,她经营着一间花馍手工坊,从事花馍制售已有3年。“今天下午要去参加市里组织的‘黄河大集’展示活动,特意制作了一些花馍。”高艳丽说着,手上动作不停,只见一块小小的面团,在她手中被熟练地揉、擀、搓、捏、压,不一会儿就有了雏形,随后再用剪刀、筷子等修饰加工,谈笑间,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成型了。
  过年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每年春节都是高艳丽最忙的时候。“进了腊月,每天凌晨4点多就要起床干
  活,一直忙活到大年三十中午。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新年礼盒定出去了200多套。”她说。花馍制作工序看上去简单,但要做好,却费心费力。发酵、揉面、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醒馍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确保面团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底部收口要平整,不能出现面叠加的痕迹;装饰是个细致活,福袋几个褶、锦鲤几片鳞都有讲究;蒸制要控制好火候,花馍才能熟透且不变形、不起泡。花馍颜色鲜艳明亮,都是用南瓜、菠菜、胡萝卜等蔬菜果汁调色,安全又营养。
  说起学习制作花馍,高艳丽完全出于兴趣。她从网上看到花馍除了枣山还能做出迥异的造型,便尝试自己做,但总是发不好面、不成型。后来,她向一位老师傅学习,取得很大进步。新的一年,高艳丽有了新目标,“打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欢并学习制作这道传统美食,都能‘蒸’出满满幸福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花馍:蒸出浓浓幸福年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